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首页>首页(封)>议政献策
关于推进四平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四平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7/02 04:07:26 【字体:][][
责任编辑:

关于推进四平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

调研报告

 市政协专题调研组

 

    保障饮水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新时代“美丽四平、幸福家园”保障民生福祉的重点工作政协常委会将推进四平市饮用水源地保护确定为2019年工作要点5--6月份,寇春生副主席带领部分市政协委员,会同市生态环境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卫健委等部门,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实地开展调查研究,并形成本报告。

一、我市饮用水源地建设保护总体推进情况

目前,全市城市集中供水饮用水水源地7个,设计年总水量为8442立方米实际供水总量为5981立方米。其中,市区建有二龙山、下三台、山门水库3处地表水集中式水源地,设计供水6047m³/年,实际供水4873m³/(含为南北河生态补水);梨树县建有十家堡、蔡家2处地下水集中式水源地,共有29地下水井,设计供水840m³/年,实际供水量310m³/年;伊通满族自治县建有1处地下水集中式水源地,共有19地下水井,设计水量825m³/年,实际供水量401m³/年;双辽市建有1处地下水型集中式水源地,共有14地下水井,设计供水量730万m³/年,实际供水量427m³/年。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切实采取力措施,全力推进重点领域水污染治理,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取得“五大显著成效”:

 (一)饮用水源地管理规范化法制化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标本兼治,把健全完善水资源规划体系、强化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强化水质控制、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作为重要抓手全力推进。相继制定出台《四平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三年攻坚作战实施方案》《四平市饮用水源安全保障规划》《四平市下三台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与达标建设规划》《四平市水利局关于加强水库科学调度保障河湖生态用水工作的通知》《四平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工作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和管理制度制定《四平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草案)》已经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正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即将正式颁布实施推动我市水源地保护工作规范化法制化。

(二)饮用水源地保护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对四平市3个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按保护范围划分了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全面完成了二龙山水库、下三台水库、山门水库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围栏工程建设,工程总投资763万元,共安装围栏21043米基本完成梨树县、伊通县、双辽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整治工程,1091处农村安全饮水水源工程全部落实了水源保护主体责任,已有231处饮用水源划定了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122处饮用水水源设置了围栏或明显的警示标志。基本实现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封闭式管理

(三)饮用水源地综合治理力度成效显著山门水库、下三台水库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施工招标,计划6月末开工,2020年底前完工二龙山、山门、下三台水库水源地保护区违法建筑拆除后场地的清理、垃圾外运、场地平整等工作已经完成。伊通县二龙山水库岸边涵养林、伊通县欢欣岭水库水源涵养林项目正在开展征地工作,计划秋季开工,2019年年底前完工。

(四)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修复成效显著强化点源治理,拆除水源地保护区违章建筑53处,搬迁居民19户、关闭规模化畜禽养殖场9家,修复水源地保护区4.7万平方米的拆违裸露地面。推进面源治理,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药、化肥施用量实现负增长;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1%;建成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710个,改造农村厕所1.2万户,748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基本实现全覆盖。实施内源治理,持续推进清河行动,开展黑臭水体整治,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80%,有效减轻了地下水源污染。下三台水库、山门水库、二龙山水库生态放流鱼苗45万尾,进一步改善了水质和水源地生态环境。 

(五)饮用水源地监督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实施分级、分类防治,对水源保护区内的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流动污染源等进行了清理和整治。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取消二龙湖至叶赫旅游公路项目旅游功能,二龙山水库饮用水源地准保护区段计划补植树木3.7万株,现已完成约2.5株,其余1.2万株拟于年底前完成;大御路码头二层景观门楼亲水平台文化广场已经拆除并栽种300棵柳树170株云杉进行复绿;对大御路涉嫌非法占用林地、非法采伐林木进行立案查处,栽植树木7200棵,完成植被恢复工作;二龙山水库水面19艘旅游船移出水源地二级保护区。 

 二、有待进一步破解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供水水源地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农村供水水源地围栏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有的围栏不符合建设标准,有的围栏已经破损,有的围栏内还种着农作物,达不到保护作用。分散式农村供水水源地数量多、分布散,规模小,水源保护宣传力度不够和农民对水源保护意识不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着严重的重建轻管现象。法律法规规定健全、具体,难以适应农村饮水安全保护管理的需要乡镇一级水源保护的主管部门不明确管理资金不足,导致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二)水库地表水源地周边面源污染治理难度较大水库地表水源地周边及上游河流沿岸,存在大片农田和分布部分村屯,存在使用的化肥、农药、除草剂和村屯产生的生活垃圾、人畜粪便等污染源隐患,不可避免地因降雨形成的面流污染水源。但目前治理耕种和村屯面源污染,还缺乏具体明确的禁止或限制规定。同时,需要大量资金,需要深入研究落实综合治理措施

(三)水源地保护工作整体水平不高。 应急能力弱。没有完整的应急机制等软件建设,应急物资不足、应急工程配套不到位,风险防控和应急能力较弱监测能力薄弱。由于人员、设备、经费不足等原因,饮用水水源109项监测指标仅能完成52项常规监测,生活饮用水106项检测指标仅能完成40项常规检测,尚未具备独立完成全指标监测检测分析能力。

(四)个别水源地水质安全隐患还比较突出。二龙山水库的主要入库河流为发源于辽源市的东辽河干流,占入库水量90%以上,多年来入库水质一直为劣五类汇水区域主要分布在辽源市和辽宁省西丰县,我市无权对其实施监管,导致该区域对我市二龙山水库饮用水水源造成的污染难以预测与治理

(五)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完善。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涉及面广、参与部门多,各个部门之间单兵作战,缺乏有效协调配合,有的部门(单位)职能交叉,责任不清,水源地保护工作尚未形成协调联动、齐抓共管长效管理机制,仍存在水源地保护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责任不够明确、资金不足、管护不够到位等问题。

三、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的建议  

(一)统筹协调,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强化联控机制。饮用水源安全问题和隐患的监督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参与支持和保护建设,涉及生态环境、水利、林业、农业农村、卫健、公安、交通运输等多个监管部门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统一领导,逐级监管,加强联动、联防、联控。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协调合作机制和跨界监测信息共享机制,重点完善二龙山水库周边区域监测网络,健全水质监测和预警体系,提高水质监测检测、区域联合预警和应急事故处置保障能力。二是落实责任机制。应当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责任机制,依法确立各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保护管理机构,明确和细化管理责任,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日常监测及管理。探索建立政府部门、媒体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长效管理机制强化监管力度,提高监督水平三是科学编制城乡饮用水环境保护规划和安全保障规划,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理具体方案和软硬件建设,为饮用水安全管理提供基础支撑结合引松入平,充分考虑水源地的未来发展,适当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范围为地方发展解绑,留出发展空间探索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库区上游农村守护着青山绿水,为保障用水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作出了一定的牺牲,城市享受环境收益,适当“利益让渡”,向上游农村支付生态补偿金,加大对生态保护的扶持和激励, 形成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建议政府部门开展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专题研究,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建立多元化市场调节机制,拓宽生态补偿资金筹资渠道,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调节、社会参与的资金筹措模式,积极探索构建生态保护的补偿激励机制和正面导向。加快实施法制化管理。尽快出台《四平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特别是应当进一步明确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的具体管护措施,适时研究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生态补偿立法,为推动全市水源地保护工作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依据。

(二)稳步推进,加快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和水源基础工程建设一是推进水源地治理工程建设。完成山门水库和下三台水库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伊通县二龙山水库和欢欣岭水库水源涵养林、东辽河流域两岸保护带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完工,发挥生态环境效益二是加快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专家库和物资储备库建设,切实提高应急能力,有效处置突发环境事件。三是加快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整治,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施垃圾分类制度,建立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加速淹没线内耕地清退工作,突出抓好二龙山水库淹没线内耕地清退工作,降低农业面源污染,进一步提升水环境质量。四是加快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将水资源保护纳入《村规民约》对辖区群众的生活陋习加以约束逐步改善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实施,进一步夯实群众饮水基础设施,确保2020年解决农村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五打造饮用水水源地绿色生态环保乡村生态产业链,将保护区内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促进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六是认真抓好水源地规划的落实工作。严格执行水源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坚决杜绝在水源保护区内违法作业、新建项目、移居人口,严厉打击保护区内一切威胁水质安全的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公开查处结果。

(三)加强治理,不断提高面源污染防护能力。一是加大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力度。充分利用好国家对畜禽粪污防治支持项目资金,加快水源地周边养殖厂(户)粪污综合利用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各种循环生态种养模式,抓好畜禽排泄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提高利用率与达标排放率二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推广先进技术应用,逐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三是加强水源涵养林的保护与培育,增加水源涵养林面积,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四是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做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因地制宜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五是加强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发挥河湖长制的领导包保与监管作用,提高日常监察、巡查频次,准确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及时排除污染隐患,有效杜绝水源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和破坏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环境的各类活动,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四)全民参与,全面提高全社会水源地保护意识。一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引导,提高全社会对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积极推进全民有奖举报制度,公开曝光处理相关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的良好氛围。三是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促进民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法纪观念,引导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形成识、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为确保全市饮用水水源安全营造浓厚氛围。

 


吉公网安备 22030202000041号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平市委员会 备案号:吉ICP备140022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