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议政 科学谋划 大力推进我市停车场所建设
在市政协关于“加快解决停车难问题”咨政协商座谈会上的讲话
赵青山副主席受杨枫主席委托在市政协第三次咨政协商会上的讲话
各位委员、同志们:
随着我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区交通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公安局、市住建局等城市管理部门通过划定停车位、拆除临街单位围墙等办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缓解通行拥堵、车辆乱停乱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私家车辆数量激增,与现有停车场供量不足,人、车、路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市区公共停车场及停车位配套匮乏的现状,已经影响了市区交通管理的健康发展,成为我市“五城联创”和建设“美丽四平、幸福家园”的一个瓶颈。从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以来,有多名政协委员对解决“停车难”问题提出提案,政协八届一次会议后,这个议题再次受到部分委员的热议。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咨政座谈会,就是要与政府有关部门一道,探索解决“停车难”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刚才,几位政协委员从调研掌握的停车难现状入手,围绕加强管理、规划、建设、立法和综合治理等方面提出了积极的意见、建议,杨维林副市长及政府相关部门也都给予了很好的答复和解释。下面,就加快推进解决市区“停车难”问题,我讲四点意见。
一、解决“停车难”问题对四平市城市长远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近年来,随着我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大众消费时代已经到来,而且,城市发展和市区人口增加对汽车消费需求与容量承载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解决停车问题的压力也会变得越来越大。如何有效解决好这一难题,对于我市打造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支点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1、解决“停车难”问题是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重要举措。现代城市发展的实践证明,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是困扰城市管理的重要因素。中央城市建设工作会议已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确定了路线图和时间表,我市也围绕“五城联创”吹响了城市建设的攻坚号角,而“停车难”问题不能有效解决,“美丽四平、幸福家园”建设就无从谈起。因此,将加快城市停车场所建设,早日纳入城市建设的重要日程,以适应城区车辆快速增长的需要就显得十分必要。同时,“停车难”问题也会制约城市发展。据城市规划研究专家预言:如果城市中心区停车问题得不到解决,将直接导致商业区吸引力下降、居民外迁、土地减值、经济活力降低等趋势。可以说,停车难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己成为各级政府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大事。
2、解决“停车难”问题是积极回应民生诉求的具体体现。加强停车场所建设是构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关系到民生福祉。而停车难问题造成的交通拥堵,从时段化向常态化演变,极大影响了市民的生活。在市区的很多重要的路段,停车设施短缺和停车位置不足,直接导致了违章占路停车现象,车辆挤停于慢车道、人行道以及其它未经允许的地点,妨碍了行人和非机动车的正常通行,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的正常交通秩序。对于很多车主来说,无论是上下班出行还是外出购物,无处停车是最头疼的事,严重降低了市民生活幸福感、宜居感。因此,解决“停车难”问题已经成为政府为民排忧解难的必要途径。
3、解决“停车难”问题是推动社会和谐文明的有效载体。据调查,因为随意停放导致的交通事故隐患最高,引发的治安案件也很多。一方面,由于车辆随意停放占据了有限的道路空间,加之停车不规范,人行路行人无路可走,非机动车道行驶机动车,安全得不到保证。特别是对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出行安全造成了威胁。另一方面,由于路边停车影响到行人和驾驶员的视线也会导致交通事故。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找不到车位,有的消防通道被占,一旦遇到灾情,将给出警救援带来不便,导致救援不及时造成人民生命财产不必要损失。同时,机动车无序停放也造成了治安秩序混乱。一些路边停车位成为很多车主争抢的目标,一些胡同巷道较为狭窄容易发生刮擦事件,车主与居民、车主与车主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据公安部统计,由于车辆不规范停放的失窃率达到了30%,给城市社会治安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4、解决“停车难”问题是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必然要求。随意停车造成路边草坪、路灯、景观与环境的破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环境美观。同时,随着马路和小区内车辆停放的增多,造成空气和噪音污染,特别是汽车报警器,严重影响了居民正常的生活。可以说,“停车难”问题已经破坏了和谐的人居环境,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也影响了城市整体形象。当我们千辛万苦的邀请外地客人或游客来到四平,若看到是交通拥堵和停车混乱,那会留下一个什么印象?因此,解决“停车难”问题势在必行也迫在眉睫。
二、科学规划,重在建设,夯实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基础
解决停车难问题,规划是先导,建设是基础。要树立超前意识和创新意识,开拓思路,勇于攻坚,挖掘潜力,精准谋划,加快推进停车场中长期规划和建设。
一是科学配置城市规划业态。停车场的布局与经济发展程度、主要区域分布以及土地利用情况有着重要的联系。如新加坡等发达城市将停车设施与交通枢纽和主要道路结合起来,降低市中心车流量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要根本性解决这个问题,在规划设计中应尽量采取多中心格局,把行政、文化、商业、娱乐中心扩散到周围区域,完善配套设施,减少老城区的车流和人流,统筹引导重点区位停车场建设。
二是合理规划停车设施。停车设施的规划关系着城市交通、环境、土地利用、投资者、使用者等多方面,是建立在停车需求预测基础上的总体性规划,是解决整个城市停车难问题的关键。建议规划部门遵循以配建停车场所为主,公共停车场所为辅,路内停车位为补充的原则,按照住建部的文件要求,依据四平在哈长城市群中二类大城市的定位以及五城联创中“平安城、文明城”的建设标准,尽快编制我市城区停车场建设的近期和中远期规划,并将市区停车设施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统筹规划,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建筑、商业街区等人口密集场所应配建、增建停车场所,重点解决市区内的办公区、中心商业区和大型公共设施的停车供需矛盾突出问题,缓解停车压力,提升城市品位。此外,要结合小区规划中的人防工程建设,合理规划兴建地下停车设施。
三是加大停车场所建设力度。要抓住当前我市城市改造的良好机遇,增建停车配套设施,加大对停车场所建设投入,尽可能建设 “小而多、方便群众”的停车场所。可通过政府出资,出台相应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建立几个有公益特点的大型停车场所,以超低价吸引消费者;积极研究制定有效措施,鼓励民间投资兴建停车场所,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新建一批开放停车场所;鼓励新建项目发展“空、地、下”立体停车场和“机械升降式停车位”;针对短期内无法建起一批大型停车场所的状况,鼓励和提倡相关企事业单位、商场等挖掘潜力,增建停车场位,发展“以车养市”的“停车经济”,既缓解市区停车压力,又能成为城市停车工程的亮点。
三、加强引导,优化服务,形成科学有序的管理体系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明停车场所建设作为强化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作为推进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的有力抓手,切实加强引导,精心组织,优化服务管理,务求取得实效。
1、树立按规停车的良好意识。加强宣传教育,让有车族树立社会公共意识,提高市民遵章停车意识,鼓励养成良好的停车习惯。鼓励市民采取绿色环保方式出行,减少单体交通,提倡近距离不开车,节假日不往闹市区开车。同时,对公交线路进行科学规划布局,挖掘公共服务潜力,对客流分散的“偏僻线路”可由财政给予补贴,用便捷公交所带来的效率提升,推动市民“绿色出行”。多设置自行车租用和停放点,吸引市民多采用短途步行、骑车等方式出行,把城市交通压力及停车压力降到最低。
2、建立停车资源共享机制。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探索建立停车资源协调管理机制。按照“街区制”原则,优先打开机关企事业单位围墙,鼓励兴办开放停车场所,可以考虑对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通过合理收费等手段开放或限时开放一些活动场地。例如类似体育场,学校操场等或是单位活动场地,可有偿规定使用时间,在晚上或没有活动时腾出来提供给周边的居民停车;探索把整个城市内的公共停车位,按照路段的不同,停车时间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距离市中心越近,停车时间越长,收费也就越贵,以市场收费为杠杆,起到加速车辆流动,减少停车时间的作用;探索实行错时停车,根据在居住区和非居住区存在着不同时间的停车高峰,制定相关的措施,让一些“死”的车位重新焕发活力。比如:通过物业管理的方式,将住宅区白天空置的车位,租借给附近的商业设施及企事业单位。同样,晚上居民也可有偿使用这些停车场,可谓一举两得。
3、加强违法违规停车的管理。对于违法违规随意停车现象,可由交警部门牵头,规划、城管、综治办、社区等部门各司其责,综合监管,实行管、治、罚相结合,加大管理力度。同时采取多元化的管理机制,开展整治活动,重点整治车辆违法违规停放,确保车辆有序停放。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动,加强宣传引导,对严重违法停车行为进行曝光,促进停车管理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4、探索新型管理方式与手段。目前,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效率低下,单纯依靠停车场所供应已无法满足停车需求。因此,要探索依靠互联网、视频监控等自动控制技术管理停车场所。通过引进和开发先进的管理手段,利用ETC等车辆电子标签与智能手机在线缴费功能,提高车辆进出停车场通行效率,有效整合目前有限的城市停车资源,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停车位,逐步实现停放车信息化管理目标。
四、落实责任,精准施策,形成综合治理停车难问题的合力
停车难是一个全社会问题,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利民便民,做到规划与建设同行,整治与规范并重,经营与服务共进,形成综合治理停车难问题强大合力。
1、明确职责,相关部门要有所作为。目前,我市对城市停车管理尚缺少统一协调的机构,实施停车管理涉及的规划、建设、交通、公安等部门,管理责权既交叉重叠,又分割脱节,难以形成统一的停车产业政策、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建议政府强化对停车场所的建设与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停车管理协调机制,明确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各司其责,齐抓共管。建议成立停车管理联席会议负责统筹管理,协调各部门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履行各项停车设施的宣传、规划、审批、建设、管理、价格监控等职责。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对接任务,真正纳入职能部门日常工作,形成责、权、利统一的管理长效机制,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形成制度化。
2、合力攻坚,切实解决问题。在城市繁华地带,可谓寸土寸金,修建停车场所的合适地点和有限的土地资源之间肯定会有矛盾的,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的停车资源无疑涉及方方面面。政府部门应精准施策,全力挖掘停车潜力,积极探索“停车难”的平衡机制,用互惠互利这一经济杠杆,提高停车场所、车位的周转率。各企事业单位和全市人民要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建和谐。政协及各位委员要履行好职责,当好宣传员、引导员、监督员,提出有分量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并推动各方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
3、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法律规范。当前,由于缺乏具有完整性、系统性、统一性的行政法规,无法适应公共场所、住宅小区停车管理的需要,同时,由于没有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出现了停车位被占用或被挪做他用、不服从规定乱停车等现象,直接影响了停车依法管理的效力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我们要广泛借鉴域外先进城市的停车设施建设管理经验,尽快制定出台我市停车场建设管理规定,对停车场所的规划、建设、审批,管理模式、科学化程度、监督和处罚的标准以及主体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使解决停车难问题有法可依,引导公众树立法律意识,自觉规范停车行为。
总之,要牢固树立绿色交通理念,敢于攻坚克难,敢于严格管理,不断提高解决停车难问题的能力和效率,为提高人民福祉,建设“美丽四平、幸福家园”做出更大贡献。
委员咨询发言:
努力构建综合治理停车难问题工作机制
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路化龙
一、当前停车难的现状分析
一个时期以来,由于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私家车保有量迅猛递增,人、车、路供需矛盾逐渐显现。据交警部门统计,截止目前,市区机动车社会拥有量总量为12万辆,其中小汽车约9.9万辆,每年以1万多辆的速度增长,增速约为8%。另据住建局和交警部门统计,目前住宅小区共有停车位约32731个(含小区车库和车位),交警部门在人行道、马路边划定的停车位约12000个,两者相加共计44731个。因此,静态,即宿停停车位缺口约为5.7万个,造成晚间小区路边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同时,人员聚集区的停车难问题非常突出。在医院、学校、商场、车站等人员聚集场所,现有的停车位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普遍存在停车难、乱停车问题,甚至在部分路段无处停车的问题。可以说停车难诱发了不少车主的乱停车行为,反过来乱停车行为也加剧了停车难问题的解决。随着经济发展和公众需求的增加,私家车保有量会持续高速增长。据统计,我市每天平均增加车辆60辆左右。按照“哈长发展战略”布局,未来我市要打造成为百万人口较大城市,势必推动人口增长,将进一步带动私家车激增。因此,现有停车位将远远不能满足停车需求。
二、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私家车迅猛增长我们的应对始料不及。近几年来私家车的迅猛增长出乎意料,造成我们预判没准备,思路没转变,应对措施没跟上。
2、综合施策的政府部门还没有统一协调到位,还没有把解决停车难问题纳入工作的重要日程,还没有纳入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理范畴。
3、规划、建设和管理控制对于迅猛发展的停车难问题相对滞后。
4、针对交通和停车问题缺乏一部专门的法规或规章。
5、一些车主安全法制观念、公德意识淡薄。
三、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切实把停车难纳入工作重要议程
停车问题是城市交通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希望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认识解决我市停车难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着早谋划、早规划、早治理、早管理的原则,切实纳入重要工作日程。
(二)依法管理,形成综合治理停车难的良好机制
能否确定一个权威机构负责对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进行统一的指挥和协调,组织规划、住建、公安等部门各负其责,明确目标任务,统一协调管理,建立监督评价机制,如规划、建设、交警、城管、物业等各自都管些啥,如何配合,有谁统一指挥、协调、评价、追责等等,杜绝分散管理,解决“打乱仗”问题。
(三)推动尽快建章立法,使解决停车难有法可依
能否通过立法确立规划、建设、管理主体责任和协调配合责任,把各个环节主体责任和协调配合责任落到实处。同时,制定标准,并参照之前制定的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的相关标准,确立各个环节管理方法或模式,使之更加具有创新性和操作性。比如公共停车场的建设特别是地下公共停车场、地上公共停车楼的建设,是否可以采取招标吸引社会资金的方式市场化运作。又比如公共停车位的管理是否可以采取物业管理的模式进行收费管理等等。
(四)科学谋划,尽快制定停车场建设专项规划
依据四平市在哈长城市群中二类大城市的定位和“五城联创”的标准以及国家“开放式”小区建设的规定等要素,尽快制定四平中长期停车场建设规划并严格实施。
一是确定居住小区和公共建筑停车位建设标准;二是依据标准和车辆、停车位现状及发展趋势确定5—10年中长期建设规划;三是针对目前缺口状况结合中长期规划制定年度建设计划;四是建立科学的规划管控机制,要在土地出让时将停车场规模列入规划条件,新建项目在规划审批、规划监察、规划验收过程中严格控制,不达标决不放过。
(五)坚持标准,加快停车场建设步伐
今后几年,除严格把控新建项目停车位达标外,还要开辟和开发建设专门的停车场、停车位,可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新建一批停车场,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
一是对现有主干道、次干道、巷道、人行道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尽可能多的划定停车泊位;二是对现有无物业管理居民小区道路、绿化重新进行普查和规划设计,结合小区开放,打通“城市毛细血管”和拆除违章建筑行动逐一划线定位,使停车泊位数量最大化;三是按照“街区制”原则,逐步打开小区围墙、围栏,合理划定停车泊位,并协调好与小区物业的关系;四是对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周围进行深入调查,挖掘地下、地面、地上空间,按中长期规划标准开发建设地下停车场、地面停车位、地上停车楼;五是对现有人防工事进行普查,经改造可成为停车场的要考虑进行改造,平战结合,发挥效用;六是探讨和论证现有广场地下开发建设停车场的可行性,建造地下负N层停车场,最大限度节省地上空间;七是对于可开发建设的地下地上空间可采取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开发建设,谁建设谁运营谁受益,而且可以争取享受到国家政策补贴。
(六)广泛宣传,引导广大群众共同遵守各项规定
加大交通安全法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车主的文明出行意识,倡导文明停车。不仅让众多机动车主,而且让广大交通参与者都知晓交通法规常识,并严格遵守。同时,要继续加大对停车违法行为的执法整治力度,从严整治违法行为,规范停车秩序。依法探索加强对违法停车治理的新路子,对违法停车等现象进行专项整治,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对停车难的综合治理。
科学制定停车场所专项规划
市政协委员、秋林商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秋务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相关政协委员感到:一个时期以来,随着我市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核心区人口密度迅速增长,私家车密度也快速递增,随之而来的停车难问题也日益突出。市政府及规划部门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案,有效缓解了突出矛盾,但形势依然严峻。可以预测,行车难、停车难和交通拥堵,将由现在的时段性向常态性发展。为此,我们感到:
1、人员聚集区现有停车位与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在大的商场、医院、学校,基本上停车位少之又少,停车十分困难,时常因为停车问题引起混乱并且堵塞交通,尽管交警加大管理力度,情况有所控制但混乱状态无法消除,普遍存在着停车难、乱停车问题,甚至在部分路段、有些时段出现无处停车状况,特别是节假日、休息日、上学集中时间,总是出现“一车难停”现象,急需科学谋划,敢于创新,想方设法制定好这些人员聚集区的停车场、停车楼规划。
2、原有的规划标准有待科学调整。原来的停车场规划,一般融在市政总体规划之中,针对性不强,有的规划没有实施,个别规划的停车场建完了也挪作他用,比如用作商场等。同时,对于住宅小区,原有的规划标准滞后,棚改回迁房和廉租房规划的停车位为每户0.25个车位,棚改启动时普通住宅停车位为每户0.5个车位,按照目前建设情况计算平均为每户0.36个,从未来五年私家车保有量迅速递增的角度看,0.36个规划标准急需调整。
3、管理控制还有滞后现象。原来的规划管理控制还不够严格规范,2012年以前虽有停车场建设规范但基本没有认真执行,因此出现了类似阳光新城那样较大小区、中心医院那样较大公共场所、欧亚商都以及市政府都没有建设地下停车场、地上停车楼,造成现在想新建确无处可建的现状。2012年之后虽有管控但执行还不够严格,验收时也是宽标准通过。
对此,我们的建议是:科学谋划,尽快制定新的停车场专项规划。
依据四平在哈长城市群中二类大城市的定位和五城联创中“平安城、文明城”的标准,以及国家建设“开放式”小区的精神要求,尽快制定四平中长期停车场建设专项规划,并严格组织实施。
一是科学确定居住小区和公共建筑停车位建设标准;
二是依据新标准、停车位现状和车辆增幅,及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确定我市5—10年中长期停车场建设专项规划;
三是针对目前急需解决的停车位缺口,结合中长期规划制定明年年度建设计划;
四是建立科学的规划管控机制,要在土地出让时就将停车场规模列入规划条件,新建项目在规划审批、规划监察、规划验收过程中严格控制,不达标绝不放过。
五是对现在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周围进行深入调查,挖掘地下、地面、地上空间,按中长期规划标准开发建设地下停车场、地面停车位、地上停车楼等。
六是按照“街区制”原则,能否优先打开符合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围墙,科学规划设计停车泊位并对外开放。
此外,我市能否在人流聚集重点区域,规划实施可根据要求进行迁移的全自动立体机械停车位?并研究制定错峰停车方案。依据国家发改委要求:大力发展城市停车事业,搞好停车场所及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制订停车场所用地政策、投资鼓励政策及相应标准,实现城市停车事业市场化、产业化。
科学治理好停车问题
市政协委员、四平维克斯换热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涛
针对我市停车难问题,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特别是公安部门,采取了诸多有力措施缓解了供需矛盾。但是,通过调研,我们感到:由于车辆的快速递增,当前,停车难问题正悄悄成为我市创建平安城和旅游城发展的一块短板。综合部分政协委员关于“停车难”的提案,对于我市路边停车问题的管理,我们认为还有提升空间。
1、路边车辆乱停乱放会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当前,我市交通问题、停车问题是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停车难问题解决不好,平安城、文明城和智慧城建设就无从谈起。一个停车杂乱的城市,是建设文明城市无法回避的障碍。我市公安交警部门,虽在路边划定了1.2万多个停车位,工作卓有成效,但还是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停车难问题,还要挖掘提升的空间。
2、路边停车的安全和管理还无法保障。当前,我市晚间的大街小巷,人行路、马路旁基本停满了车辆,行人通行困难、马路受阻严重,对交通和行人安全构成较大威胁。夜间停在无物业监管小区、人行道、马路旁的车辆,基本处于无监管状态,个别时候还有车门被撬丢失物品等现象,车辆安全无法保障。
对此,我们的建议是:
一是对现有主次干道、巷道、人行道尽可能多的划定停车泊位,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针对中央路这样的主干路,能否采取错峰停车的方式,缓解停车难问题。主要街道辅道可设虚线停车位,每日晚20:00-次日早7:00允许停车;次要街道一侧实线停车位,全天24小时允许停车,另一侧虚线停车位,每日晚20:00-次日早7:00允许停车。即规范管理,有便于安全监管。
二是对现有无物业管理小区的道路、绿化重新划定车位。结合小区开放,打通“城市毛细血管”和拆除违章建筑,即要保证绿化、道路指数,又要使停车泊位数量最大化,增加停车需求。
三是对于已建成的停车场(位)以外的停车行为要依法严格进行管理,规范乱停车现象。特别是要对主次干道、商贸中心、餐饮娱乐以及车站、景区等窗口部位为重点,加大停车秩序整治力度,严查乱停车等交通违法行为。
四是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疏导和管理,扩大使用电子抓拍等现代化设备的路段。据了解,交警部门进一步规范我市路上建设项目,建设摩托车、自行车卡架150多处,智能违规停车抓拍电子设备158个,实现主干线全覆盖。这很好,但要用好设备,搞好监督,同时,整顿商铺门前车位,提高使用效率,按车位停车,对停偏、占两个车位者予以纠正和处罚,督导市民科学出行,规范停车。
五是需要联合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协商解决。停车难问题不仅仅依靠政府力量就可以解决,例如:四平一中、四平实验中学、四平第三高中等学校上学、放学时间停车难、通行难,建议与学校协商,开设多方位出口,问题迎刃而解。
全力加快停车场所建设步伐
市政协委员、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王玉明
经多方调研和与住建部门的多次交流,我们感到,解决我市“停车难”问题,加快停车场所建设管理上,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强化。
一、停车难现状分析
一是路边乱停乱放现象无法避免。据住建局和交警部门调查统计,目前市内住宅小区现有停车泊位约3.2万个(含车库和车位),交警部门在人行道、马路边划定的停车位约有1.2万个,两者相加共计约4.4个,而我市市区私家车保有量约为9.2万辆。因此,静态,即宿停停车位缺口约为4.8万个,造成晚间小区路边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同时,动态,即日间暂停停车位,按出行率80%计算,约有7万辆小汽车需要上路行驶,或停在机关单位院内,或停在划定的停车位上,其停车位缺口4万多个,数量巨大。
二是停车场所建设还没有纳入重要日程。特别是对人员聚集区的停车场建设,还存在很多空白点,在大的商场、医院、学校等重点区域,停车位少之又少,没有专门的地上、地下停车场,给购物、就医和上学等出行活动带来诸多不便。
三是路边停车混乱造成交通不畅。由于中心区域许多建筑物距离街道很近,下班后,没有停车位的约4.8万宿停车辆只能在大街小巷、马路旁停放,人行道平均被占去至少三分之二,盲道基本被挤占,马路被挤占去“一块板”,致使大部分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全部挤到已“缩水”的马路上,这也使原本就狭窄的街道,交通状况更加拥挤。虽然白天有80%出行,但余下的20%还横在那里,空出的车位又有动态车辆补位,造成行人、行车拥挤混乱,安全不能保障,盲人根本无盲道可走。
四是现有停车场所的管理还不规范。缺乏行之有效的市场化管理机制和体制,没有形成智能管理模式。
二、几点建议
作为市政府职能部门的市住建局应加快停车场所的建设实施,从新建小区、老旧小区、重点区域等方面加大公共停车场所建设力度。除严格把控新建项目停车位达标外,还要开辟和开发建设专门的停车场、停车位,力争减少马路旁的停车位,做到还路于交通。
一是要加大对人员聚集区停车场建设力度。科学谋划,创新思维,多手段并举,在市中心区域、人员聚集场所可以见缝插针般建设停车场、停车位。
二是深挖建设潜力,最大化利用现有停车资源。对现有人防工事进行普查,经改造可成为停车场的要考虑进行改造,平战结合,发挥效用;也可以探讨和论证现有广场地下开发建设停车场的可行性,建造地下负N层停车场,最大限度节省地上空间。
三是及时增建补建临时停车场(位)。对现有无物业管理居民小区道路、绿化重新进行普查和规划设计,结合小区开放,打通“城市毛细血管”和拆除违章建筑,逐一划线定位,即要保证绿化、道路指数,又要使停车泊位数量最大化。同时,优先打开机关企事业单位围墙,科学规划停车泊位并对外开放,利用错峰停车,缓解与周边居民停车矛盾。
四是加大停车场所监督管理力度。对于比较规范且有物业管理小区的停车场、停车位,物业监管理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督促其物业管理机构依法依规自行管理;对于无物业管理和其他机构管理的公共停车场、停车位,如人行道、马路旁、人员集中公共区域、居住小区等区域的停车位,可否探索由政府成立物业公司或向社会公开招聘物业公司等形式,实行临时管理,也可同时监管无物业管理小区的物业。初期硬件设施建设和改造费用在可研设计中通盘考虑,从而实现住宅小区物业全覆盖。这样即解决了全市212个无物业管理住宅小区的托管问题,也为解决“停车难”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一举双得。
五是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适时开发建设地下多层停车场和地上立体停车楼。对于可开发建设的地下地上空间可采取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开发建设,同时,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依据“市立专项法规”的收费标准和职责进行有偿管理,政府一方面可以加大建设投入,另一方面也可吸收社会资本。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而且还可以通过立项,享受国家政策补贴优惠。
六是积极推进实施智能化管理。我市公共停车场中的停车位建成后将有几万个,点多面广,遍布大街小巷甚至各个角落,而且停车管理是动态的,纷繁复杂,车停车走、空位情况瞬息万变,要调度、要收费、还要防盗等等诸多业务单靠人力是难以做到位的,能否采取智能化管理,利用互联网+手段提升停车管理的效率,比如利用ETC等车辆电子标签与智能手机在线缴费功能,提高车辆进出停车场通行效率。升级改造现有停车场信息技术水平,让机动车驾驶者提前得知其前往的区域内停车场真实数据,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目前我市正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建设智慧停车场应该得到积极重视,并实现高效管理。
推动解决停车难问题有法可依
市政协委员、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秘书长索强
一个时期以来,针对我市车辆密度快速递增,人、车、路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了诸多有力措施缓解了供需矛盾,工作卓有成效。但是从发达城市的管理经验看,解决停车难问题还要有一部专门的法规和与之配套的部门规章。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我市现阶段,对停车场如何规划和建设、如何管理、由谁负责等等问题还没有详细明确的法规规定,有一些规定也都基本散落在相关部门的上位法中,或是过时或是缺乏全面性,无法适应现状需求。比如原来住宅小区的停车位建设标准低,应重新立法确定科学标准;比如人行道、马路旁不准停车,但现在停的到处都是;再比如我市公共停车位很少进行收费,但不收费就没人管,等等情况确实需要纳入专门法规加以明确,依法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
为此,我们的建议:尽快立法,使解决停车难问题有法可依。
一是要通过立法确立规划、建设、管理等主体责任和协调配合责任。把各个环节主体责任和协调配合责任落到实处。
二是科学制定标准。按照目前现状,并参照之前有关文件规定,科学制定未来5--10年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的相关标准,使各个环节主体责任和协调配合责任既有实体标准又有程序尺度。
三是确立各个环节管理控制方法或模式。使之更加有解决现实问题的创新性和行之有效的操作性,比如公共停车场的建设,特别是地下公共停车场、地上公共停车楼的建设是否可以采取市场招标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再比如公共停车位的管理是否可以采取物业管理的模式进行收费管理等等,都应在立法中明确的。
四是建立奖罚机制。无论是对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必须赏罚分明,取得社会支持。
此外,在发改方面,我们可不可以就建造停车场一事进行立项,向国家争取资金扶持,从现在开始运作谋划,把全市的停车场建设打包在一起,申请立项。
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市政协委员、东方科技城董事长马彤
随着私家车拥有量的大增,停车难问题随之而来,闹市区、老小区停车难现象尤其严重,给城市交通、居民出行造成极大的困扰,虽然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缓解停车难问题,但停车难仍向常态化发展。面对这一全国性的民生问题,全国多地采用重新启动人防地下设施或新建人防地下停车场等措施,来缓解停车难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适度建设人防地下停车场,是有效缓解停车难的另一途径。特提出两点建议:
1、能否合理利用现有人防设施改建、扩建停车场。据了解,人防设施是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等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及经改造具有人民防空能力的其他地下工程。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建设方针,国家鼓励平时利用人防工程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并且,平时使用人民防空工程还可依法享有相关优惠政策。
我市城区内的停车难问题主要体现在闹市区、商圈及老旧小区,而很多现有的人防工程是否可以改建成地下停车场,合理利用。如道东三马路欧亚下面的兔儿岭超市、站前地下商场等都是处在闹市区的黄金商圈内,且都在经营中。两处地下设施为维护地上交通安全及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兼做过街通道,如改建为地下停车场后,既可保留过街通道,又兼具停车功能,可以解决商圈及周边区域无处建停车场问题。
2、能否利用广场、老小区公共绿地等,新建地下人防停车场。我市英雄广场、铁东广场皆处于人流密度大且周边有大型商场及休闲娱乐场所的地段,是否可充分发掘广场地下资源,利用广场占地面积广的优势,建地下停车场。现有的万达地下停车场,周末或节假日车位已经车满为患,不能满足市民出行的停车需求。宏泰广场周边大型小区和市政府、社保等机构也急需大量停车位,宏泰广场也可以建成地下停车场。对于资金问题,能否采取对外招标的方式,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建成负N层多种经营形式共存的综合体,把人防工程、地下商业娱乐设施、停车场、过街道等相连通,形成分布合理的地下空间体系,对外招商经营,不但可以减轻地上停车压力,缓解人口密集区域交通拥挤的矛盾,同时也可以加强人防工程建设。
部门应询发言:
合理制定规划发挥职能作用
市规划局副局长石洪生
从规划层面研究解决城市车辆停放问题是规划局的职责。近年来,私家车增速远远超出预期,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市停车场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致使停车需求和有限的停车空间矛盾比较突出。
一、停车场规划的基本情况
市委、市政府对停车难问题非常重视,分别于2016年5月和8月批准通过了《四平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6-2030年)》和《四平市建筑物机动车停车场(库)配建标准(试行)》,同时启动《四平市城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2017-2030年)》的编制工作。如何解决停车难问题,《规划(2016-2030年)》中明确了具体措施。
上述规划中,停车泊位数共计16.5万个,并在即将完成的《四平市城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中进行进一步细化,在未来的各地块规划审批过程中将逐步落实,使我市的停车场建设朝着系统合理,空间有序,满足需求的方向发展。
二、几项具体工作
1、科学制定居住小区和公共建筑停车位建设标准
关于住宅、公共建筑配建停车泊位偏低的问题,我局于2016年5月起草了《四平市建筑物机动车停车场(库)配建标准(试行)》,已通过了四平市城乡规划委员会2016年第二次会议审定。
按此前的停车位配建标准,棚改回迁地块为0.25个车位/户,商业开发地块0.5个车位/户。调整后按建筑面积为配建停车位,标准均有提高:商品房1-1.2个车位/100m(大约相当于0.8个车位/户);廉租房0.3个车位/100m;经济适用房0.8个车位/100m。
同时提高了公共服务设施、商业设施等各类建筑停车泊位配建标准,如商业用地停车标准由0.4个车位/100㎡提高到0.8-2.0个车位/100㎡。例如,最近审批的百货大楼改扩建工程10万平方米,规划了近800个泊位的地下停车场,中心医院扩建项目近5万平方米,规划了600个地下停车位,基本达到了新的停车场配建标准。
在今后进行规划设计和规划审批过程中,规划局将严格执行上述标准,把好规划审批第一关。
2、依据新标准、停车位现状和车辆增幅及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确定我市5-10年中长期停车设施建设专项规划
正准备编制《四平市城市停车设施的专项规划》,目前,专项规划已进行到前期调研阶段。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项专项规划,规划期应该与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体系规划相适应,这次停车场专项规划规划期确定为2017——2030年,该规划完成后,我局将结合四平市近期建设规划,制定我市5年或者10年的停车设施建设规划。
3、针对目前急需解决的停车位缺口,结合中长其规划制定明年年度建设计划。
按照工作职责,包括公共停车场在内的城市基础设施年度建设计划,由建设部门负责,规划局会密切协作积极配合做好这项工作。我市中心城区以下地点现具备建设公共停车场的条件:1.建设局北侧三角绿地地下停车场(160个);2.南湖公园二期地下停车场(800个) ;3.英雄广场地下停车场(350个);4.宏泰广场地下停车场(300个);5.铁东广场地下停车场(350个);6.棚户区9#-7地块停车楼(200个);7.南三市场北侧停车楼(200个),合计可建大约2360个停车位,建成后可以有效缓解停车难现状。
4、建立科学的规划管控机制,在土地出让时就将停车场规模列入规划条件,新建项目在规划审批、规划监察、规划验收过程中严格控制。
一是在审批环节严格把关。目前,我局严格按照经市规划委员会审定的《四平市建筑物机动车停车场(库)配建标准(试行)》审核其停车场配建标准,达不到规定要求,不发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二是在验收环节严格把关。规划竣工核实前,建设单位提供的竣工测绘报告,如实际建设的停车位数量不满足规划条件要求,规划局不予验收,不办理《工程竣工规划核实》手续。
5、按中长期规划标准开发建设地下停车场、地面停车位、地上停车楼等。
挖掘地下、地面、地上空间,对现在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周围进行深入调查,《四平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6-2030年)》中已经规划了各类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如:建设局北侧三角绿地地下停车场;南湖公园地下停车场等;停车楼如:棚户区9#-7地块停车楼,南三市场北侧停车楼等。在接下来的停车设施专项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会继续深入调查研究,最大限度的挖掘潜力、科学合理规划地上、地下停车位。
6、按照“街区制”原则,优先打开符合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围墙,科学规划设计停车泊位并对外开放,提倡错时停车管理方式。
从今年3月开始,开展了中央路等八条主要街路升级改造工作,编制了八条主要街路升级改造专项规划,按照该规划,依法拆除了街路两侧影响城市风貌的建(构)筑物,包括二层以下的生产、生活、居住用房、门卫、围墙等。因此,利用拆除建(构)筑物腾出的空间,可新建1300多个停车泊位。同时对于商业、行政区域和住宅小区提倡错时停车管理,有效利用停车空间,实现停车设施使用效率最大化。
强化建管结合加快停车设施建设
市住建局副局长陶晋平
一、启动专项规划编制
今年年初,我局对行管范围内住宅小区、广场公园、社会停车场及临时划定泊位等公共停车设施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并会同市规划局启动《四平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我们将依据专项规划科学制定停车设施建设计划,规范指导停车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
二、坚持高标准谋划
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效解决城区停车难问题,我局协调市城投公司,采取ppp模式,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停车场建设和管理,与北京大洋天地等国内停车设施建设的龙头企业对接,研究推进我市立体停车楼建设项目建设,结合规划意见,在吉平宾馆、老水利局危楼拆除用地、中心医院、二实验南侧三角地等10余处进行实地勘察,谋划智慧停车楼项目,建设后计划增加停车位6000余个。
三、有效利用道路空间
针对盲道被挤占的现状,按照交警部门提出的建议,根据人行步道宽度对盲道位置设计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在路缘石与盲道之间顺向合理设置临时停车位,并利用卧立结合的路缘石引导车辆停泊。
四、强化建管结合
全面规范停车规划、投资、建设、管理、经营、使用等行为。同时,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倡导绿色出行、理性购车、合理用车、文明驾驶、规范停车、停车付费的现代交通理念,并及时曝光违法停车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增划停车泊位全力查处机动车违停行为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徐平
停车难是当前困扰我市交通管理工作的顽症之一。为合理利用道路空间,缓解停车需求,我们按照“宣传开路、设施引路、严管治路、合力管路”的工作思路,围绕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做了一些工作。
一、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及占路停车状况
目前,我市城区现有机动车12万辆,其中小型汽车9.9万辆,平均每天新增落籍车辆60辆,每年以1万余辆的速度增长,增速为8%左右。按市区常住人口50万人计算,平均每5人拥有一台小型汽车,不到2个家庭拥有一台,小型车普及率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
我市建成区现有城市主、次街路103条。在主次干道、人行步道原有停车泊位8800个。而经初步测算,在交通高峰时段市区内小汽车占路停车数高达3万余辆,也就是说有近2万2千辆车无泊位停车。尤其是商圈、医院、学校、车站、广场等重点部位,泊位与停车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二、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
为进一步解决市区停车难的问题,交警支队就相关工作进行了调研,正如李涛委员提议的,我们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解决当前停车难的问题还有提升空间。
一是积极配合市政府完成停车场建设规划。2016年初,交警支队对市区21处宜建设地下停车场的部位进行了踏查、测量,经统计共有333405平米面积可供建设停车场,可以向社会提供14136个停车泊位,上述工作建议已上报市政府相关部门。
二是建议政府推动提高居民小区的车位利用率。对有物业管理的小区、企业、事业单位,推动其开放内部停车场;对无物业管理的小区、绿化,重新划定停车位。此项工作应以政府为主导,相关部门各司其责,积极配合。
三是大幅增划停车泊位。随着城区道路改造升级,今年我们对以前施划的1200个已不适应城市规划的停车泊位进行了清除。在此基础上,对42条次街路宽度在6米以上的人行步道施划停车泊位5500个,增设停车指示标牌200套;在主街路补划泊位4000个,这样在主、次街路实际增加了停车位8300个,总数现在已经达到了17100个。目前,我们还在两区次街路进行补划,预计还可增加泊位3000个左右。对李涛委员的提出“设置夜间停车位”的建议,我们将认真组织调研,逐条道路踏查汇总夜间停车需求,逐条道路研究夜间停车时段,确定夜间临时停车位数量,以虚线标识施划夜间停车泊位。
四是全力查处机动车违停交通违法行为。进一步利用好电子监控自动抓拍违停设备,确定专人对路内违法停车信息及时录入上传处罚。今年以来已经查处了18850起。会同巡警加大对路上停车的管理力度,对不按规定方向停车和跨越泊位停车等行为及时告知,从严查处。目前,已经查处了路上不按规定停车2793起。
五是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结合城区秩序整治专项行动,对机动车占用交叉路口、占用斑马线、在公交停靠站内、在机动车道内无序停车,实施严管重罚。对擅自设置、占用、撤除道路停车泊位等行为,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的,给予相应处罚。
尊重立法程序推动解决停车难建章立法
市法制办负责人伊前进
关于政协委员提出通过立法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建议,我办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一、关于立法程序的说明
根据立法法第七十二条、第八十二条的规定,设区市可以出台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由市人大出台,政府规章由市政府出台。城区停车问题属于城乡建设与管理领域,我市有权出台这方面的法规或者规章。下面我对立法的主要流程进行大概的介绍:
1、立项。每年法制办会向各部门发布通知征集下一年立法项目(包括地方性法规项目和政府规章制定项目),并同时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法项目建议,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进行申报,社会各界也可提出立法建议。对于申报的立法项目,我办进行论证、筛选,其中地方性法规制定项目须与市人大沟通协商,最后拟定年度立法计划草案,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由市政府提请市人大审议。
2、起草。立法计划中会确定起草单位,起草单位一般是负责具体工作的部门。如果涉及多个部门,由市政府确定一个主要部门负责起草工作。法制办由于不接触具体工作,不直接承担起草工作。
3、审查。起草单位完成起草工作后提交法制办,我办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合法性审查,保障起草单位起草的规定不与上位法相抵触,更加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等。
4、决定。审查结束后由起草单位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地方性法规须由市政府提请市人大审议。
从上面的流程可以看出,如果要开展停车方面的立法,主体责任应当落到具体职能部门,法制办更多承担的是审查把关的职能。
二、关于推动停车方面的立法的两个建议
1、可以先制定规范性文件,试行一段时间后再开展立法。立法是很慎重也是很复杂的事情,立法出台后,一旦有不合适或者不恰当的地方,要进行修改是十分困难的。相对来说,出台规范性文件要简单的多。通过施行一段时间的规范性文件积累一定经验,再进行立法,效果会更好。立法的路径应该是先实践积累经验,再通过立法巩固提升,促进实践。盲目立法,只能使法律变成一纸空文。
2、在申报立法项目前先从市政府层面界定清楚各部门职责。停车管理涉及到规划、住建、公安、人防等多个部门,职责不清、权限不明是解决停车难问题的一大障碍。先从市政府层面界定清楚各部门职责,一方面方便确定起草单位,也便于之后立法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前期工作做到位,在制定立法计划、选择立法项目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倾向性,更容易被纳入立法计划当中。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立法条件不成熟,强行推动立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从立法工作出发,关于部门分工职责,应当事先已经确定,立法只是起到巩固作用,立法的重心更多的应当放在对管理规范、管理要求的规定上。
在人防工程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
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副主任王朝权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及委员对人防事业的支持和关注。现就“加快解决停车难”资政协调座谈会涉及到有关人防方面问题说明如下:
一、关于“能否合理利用现有人防设施改建、扩建停车场”的问题。
我市人防工程始建于上个世纪建六十年代,大多数是简易坑道和地道工事,由于年久失修多数已不能使用。
“912”人防工程(兔儿岭超市)、前站地下商场战时用途为人员掩蔽、物资库,平时用途为商业。设计规范强制性条件规定,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不得改变结构的使用用途和使用环境。两处人防工程原为独立区域,且与地平面均有不小于8米的标高差,如果改造车库需在项目周边增加汽车坡道。因两处工程均在城市中心繁华地段,已无增加外侧地面出入口的可能性。增加汽车坡道将存在影响该区地块道路交通、地面商铺经营以及地面产权划分等一系列问题。谷子地超市为普通地下工程,人防无任何处置权。
同时改扩建工程需要政府统一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否则可能引发周边商户、业主和群众不满,造成意外事件。
二、“能否利用广场、老小区公共绿地,学校操场新建设人防地下停车场”的问题。
2012年,我办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全市现有可拟建地下车库(位)并能兼顾人防要求的小区进行了实地踏查、测量。并召开了由两区政府分管领导和各街道办事处、社区主要负责人及两区人防办主任参加的“对接会”,下发了《调查表》,形成了调查情况报告上报市政府。提出拟开发建设10个小区,共计18006平方米。人防部门提出建议在建设项目上应考虑市场化运作方式。人防、住建、土地、规划等各相关部门通力配合,做好服务。人防在设计、审批、质量监督、验收等方面全过程服务。
但由于社区居民不同意,一些小区地理位置较偏,交通不便,投资效益低,无人投资开发建设;小区已列入重建计划;地上建筑物及公共设施较多不宜修建等原因没有实施。欧亚商城南侧社区就是因为社区居民上访而没能实施。
此外,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及沈阳军区文件精神,加快我市人防工程建设步伐,市人防办谋划“十三五”期间建设5项地下人防工程,其中2014年铁西英雄、宏泰,铁东文化广场地下人防项目已编制控制性详细规。以引进民营资本为主,但由于人防工程造价高,大约为地上建筑的3倍。开发商主要从经济效益考虑,只是铁东区文化广场在2013年有开发企业有投资意向,但因为投资成本高,效益低最后放弃了。2017年又增加了站前地下综合体、高铁站地下综合地下人防工程项目,平时为地下停车场,总计建筑面积近12平方米。同时,我们将严格依法、依规办理结建审批项目,坚持“规划引领、应建必建”,使人防工程建设量在“十三五”期间得以大幅增长。
四平市城市发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副经理吴靖宇
年初以来,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市城投公司把解决城区停车难问题做为当前重要任务全力推动。
一、市政府高度重视
市城投公司是市属国有控股企业,承担我市地下综合管廊、棚户区改造、市政道路、立交桥等重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融资、建设运营管理和发展任务。6月初,市城投公司向市政府常务会议提出了《关于建设公共停车设施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的汇报》。会议明确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遵循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有序推进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由住建部门负责牵头,城投公司作为政府出资方,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制定并印发了《关于成立四平市智慧泊车设施建设与管理项目推进领导小组的通知》,明确社会公共停车设施建设与管理办公室设在市城投公司。
二、积极寻找社会资本合作方
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公共停车设施,多渠道寻找合作伙伴。市城投公司通过多方了解、实地踏查,与北京大洋天地停车管理股份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出资建设四平市停车设施。北京大洋天地停车管理股份公司是专门从事停车场PPP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以及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研发、规划、设计、制造、安装和维修保养等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大洋泊车现有潍坊市高新区总部、潍城分公司、陕西汉中分公司和山东菏泽曹县分公司及泊车产业链配套企业生产基地,综合设计实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6月末7月初,我公司及市发改、规划、住建和交警等部门相继到大洋泊车生产厂所在地潍坊市以及停车设施建设应用城市北京、潍坊等实地查考。7月4日,市政府与北京大洋天地停车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市城投公司与大洋公司签订合资合作协议,拟利用3到5年左右时间,共同出资20亿元,在城区建设各类型停车位2万个。以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等人流集中地区停车服务为重点,充分利用道路广场、学校操场、公园绿地的地下空间,机关、事业单位闲置土地建设公共停车设施。同时,推动停车信息化建设、实现城市以停车场互联互通,面向用户的手机APP应用以泊车数据共享。
目前,大洋公司派出专业人员常驻我市,在城区勘测可建设停车设施地点16处,建设建立机械式立体停车位5780个。并将选择市政府等一到两处建设四平市智慧停车项目,作为向全市推进的样板工程,为全面建设公共停车设施奠定基础和条件。近日,北京大洋泊车董事长一行6人将来平考察,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见面,就停车设施建设问题进行深入商谈。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配合发改部门申报城市停车场示范试点。目前,在发改委的统一领导下组织编制了《四平市城市停车位示范实施方案》;二是扎实推进智慧泊车设施建设PPP项目目前正在组织PPP咨询招标,组建项目公司,争取发改委停车场专项债和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金融支持,解决建设资金缺口问题;三是加快推进项目立项审批,争取年内完成市政府等示范项目投资建设任务。明年将在规划的引导下,全面启动公共停车设施建设。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平市委员会 备案号:吉ICP备140022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