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首页>首页(封)>协商议政>---------2019市政协咨政协商座谈会
全力优化我市营商环境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力优化我市营商环境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19/12/11 10:12:33 【字体:][][
责任编辑:

在“优化我市营商环境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协商座谈会上的讲话
市政协主席 杨枫


今天,我们召开政协委员咨政协商会,就“优化我市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主题,采取面对面的方式,直接听取政协委员的意见,这充分体现了市政府对政协委员的尊重和对政协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各位委员参政议政的热情很高,建议态度中肯,有分析,有建议,是履行职责的积极表现,也显现了政协履行职能的积极态度。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不断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我讲三点意见。 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清优化营商环境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市作为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要走出面临的困局实现振兴发展,优化营商环境首当其冲。我们必须站在四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战略高度,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意识,切实把营商环境治理好、建设好,打造要素聚集的洼地、人才向往的高地和投资兴业的福地,为四平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强化使命担当,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履职尽责

年初以来,我们把政协工作落脚点转移到支持和服务四平振兴发展的目标上来。政协委员在履行职能职责时,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重点,开展一系列调研视察,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等活动,为四平振兴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我们要进一步发挥政协系统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对这个课题精研细究,深入拓展,为市政府的决策谋划提供更有价值、更具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要进一步发挥政协委员一岗双责、联系广泛的优势,激发和带领各界人士、广大群众为实现市政府的决策目标尽责尽力。 发挥政协优势,广泛搭建政协委员参与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平台

今后,我们要继续协助市政府把这一平台利用好、巩固好、发挥好。一是不断拓展参政议政的广度和深度。二是努力提高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水平。三是着力增强参政议政的实效。要把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特别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政协参政议政的重点,力争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

优化营商环境,这是一项常抓常新的系统工程,关键在于行动、在于落实。我们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坚决打赢优化营商环境这场硬仗,推动我市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市政协协商座谈会上的讲话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陈强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中小企业升级入规、协调解决融资难题等一系列举措,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先后制定出台了若干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实施市领导联系民营经济工作机制,定期沟通联系,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着力推进民营企业入规升级。建立完善入规升级培育库。实施小微企业升级行动计划,针对成长性好、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重点调度监测,建立完善入规升级培育库,经常性深入企业,做好跟踪服务和动态管理。

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我市制定出台了《研究市区工业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专题会议纪要,全面简化土地证、房产证手续办理,压缩办理时限,帮助企业解决“两证”办理问题,打通企业融资渠道。

着力增强创新创业活力。加强孵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基地服务功能,提高基地孵化能力,为小微企业提供经营场地和服务。

着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以我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核心,打造诚信、信息化、市场开拓等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

体量不大;发展层次不高;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管理滞后。

三、下步工作安排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贯彻落实国务院、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吉林省扩大开放100项优惠措施和民营经济发展36条优惠政策,推进各项扶持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盘活存量启动“双停”企业。坚持“抓大不放小”原则,因企施策、一企一策,通过招商引资、嫁接改造、转产租赁等举措,全面盘活停产企业有效资产,着力提升传统动能质量。

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持续推动银企合作,继续支持开展建行“助保贷”等业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大力推动小微企业成长。精准推动“小升规”工作,加强跟踪服务和政策扶持,力争实现更多小微企业由规下进入规上行列。

创优民营企业服务环境。以实施市级领导包保产业和县级领导包保企业责任制为契机,扎实推进“千名干部助千企”行动,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委员咨询发言:


优化政银企合作机制  加大服务“力度”

市政协委员齐威


政府应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政策支持及配套措施,制定并强化落实具体的实施办法。建议各级财政以“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方式,每年注入一定额度来壮大一批有前景、有潜力的企业。尝试建立信用担保代偿补偿机制,用于对全市重点支持的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贷款予以风险补偿;健全优化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信息常态化对接机制,让企业能够以更便捷的方式获得信息、更短的时间办理业务、更低的成本进行融资,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

加强金融机构产品创新,提高服务“精度”。应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发展科技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多项金融产品,让更多“双创”型企业获得贷款渠道。

扩大企业信用担保范围,拓展服务“深度”。金融机构应积极运用无形资产抵押质押业务,或更多的支持企业互保、联保、贷款保险等形式,优化担保结构,建立多渠道的担保体系,帮助企业进行多元化融资;探索实践深化无还本续贷业务。完善民营企业续贷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办理转贷,允许无还本续贷和应急转贷。对周期长、稳定运行的民营企业按经营周期建立融资窗口指导制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暂时有困难但有市场前景和竞争力的民营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

 

市政协委员杨立东



建设一支具有牢固法治信仰,运用法治思维执法的执法队伍。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对执法工作中涉及的各类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推理和形成结论。建议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中,把法治信仰、法治思维教育作为重点,促使执法人员牢固树立法律至上、职权法定、依法行权、规范用权的理念,坚持奉法为先,以法为据,依法执法,把对法律的尊崇和敬畏转化为日常工作的思维与行为习惯,让法治成为坚不可撼的理想信念。

在保证公正的同时保证效率。优化法治环境,就要彻底杜绝行政效率低下,并且要继续加大力度,保证法院的生效判决得到执行,通过效率来维护法律尊严和权威,让各类市场主体切实体会到法治的力量。

加快构建新时代法律职业共同体,即是由法官、检察官、法律学者和律师组成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尽管这个共同体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有自己特有的角色定位,但是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追求公平正义。法律职业共同体是推进法治建设的主体和重要力量,对司法公正和社会的公平正义,是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所以现在新时代应该将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使这个共同体成为推进法律建设的合力。



关于招商引资服务要贯穿始终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王玉明


应政策透明、诚信履约,让投资者放心。政府要坚守对投资者的承诺,招商引资服务贯穿始终。政府发布的各项政策要连续、公开、透明;对于国家、省、市出台的优惠政策要让企业同步知晓。统一本市优惠政策,同时对商协会组织及本地企业家进行宣传讲解;要依法行政,公平公正,保护外来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利益不受侵害。

应全程跟踪、服务到位,让投资者暖心。对产业龙头项目和能够促进并带动四平其他产业发展的项目,要实行固定领导及其继任者或固定部门分包制,全程帮助企业协调项目审批、对接等具体问题,现场视察,同步现场跟踪推动机制;支持鼓励本市商协会组织主动与投资者联系,让投资者有归属感。

应转变观念、提高效率,让投资者舒心。对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要采取学习培训的方式,强化“向纳税人致敬”的意识。使工作人员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牢固树立“你投资我服务,你发展我开路,你困难我帮助”的理念。让投资者进得来、留得住,共同发展。

应“先安商,再招商”,注重发挥本土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处理好本地企业前些年投资经营中遗留的问题。采取特殊手段,一企一议的原则,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消除他们心中的疑虑或怨言。增强本地企业对政府的信心,并积极投入到经济建设和招商引资活动中来。

 

关于加强水电气特定行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隋成东


应改进水、电、气、热办理服务。压缩电力接入办理时间,平均用时原则上不超过30个工作日。鼓励通过手机、“95598”热线电话等渠道,提出水、电、气、热需求,相关公司派人现场勘查及工程实施。

应查处强制购买设备、材料和服务等行为。支持供排水、供电、燃气以及供热等企业,公示优化用户接入营商环境承诺,推动水、电、气、热等特定行业将办理时限、标准、流程和法定条件向社会公开。开展垄断行为强制服务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查处利用垄断地位,指定或变相指定设计、施工单位,垄断配套工程建设,限制和排斥竞争,以及在配套工程实施、验收和交接过程中强制交易、搭售商品、附加不合理条件等垄断行为。

应整治滥收费和变相收费行为。建立水电气热行业行动联席会议制度、联络员制度和检查督促机制,加强涉企收费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水电气热价格等各项收费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全国“12358”价格监管平台,针对违反价格政策多收费、乱收费行为,查处一批典型案件,减轻企业负担。

应加强监管,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12315”投诉举报网络的作用,通过“12358”价格投诉举报平台、网站、微信平台、新闻媒体等渠道,搜集垄断行业违价行为线索,加大举报案件惩处力度和典型案件曝光力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关于开展政务诚信评价评级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曲永江


应建立政务诚信专项督导机制。实施政务诚信考核评价。建立横向政务诚信监督机制,政府和政府部门要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建立第三方机构评估机制,搭建四平市政务诚信大数据平台,实施政务诚信大数据监测预警。支持信用服务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第三方机构对各区县、各部门开展政务诚信评价评级。

应建立健全政务失信记录,将公务员在履职过程中,因违法违规、失信违约被司法判决等信息纳入政务失信记录。健全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根据失信行为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损失情况和社会影响程度,对具体失信情况书面说明原因并限期加以整改,对造成政务失信行为的主要负责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应完善政务信用信息保护机制,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异议、投诉制度,建立公务员失信记录信用修复渠道和方式。

应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强化政府有关部门责任,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失信违约记录。明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政府方责任人及其在项目筹备、招标投标、政府采购、融资、实施等阶段的诚信职责,将项目守信履约情况与实施成效纳入项目政府方责任人信用记录。


市政协委员毛立元

“放管服”改革还需加强,投资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企业与政府之间沟通渠道还不够顺畅,机制还不健全,企业的合理利益诉求还缺少有效的表达反映途径,对民营企业、特别是各个行业的优秀企业的诉求、困难、意见和建议应建立信息直报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

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突出,政府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方便企业获得信贷,也可借鉴沿海发达城市经验,大力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探索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循环贷”等工作,协调税务部门和有关金融机构,推进诚信纳税贷的实施,进一步降低服务成本,提升办事效率, 增强企业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

政府对涉及民生的水、电、气、暖等公用企业的管理需进一步加强监管。政府应从企业发展出发,积极协调、督促监管相关部门和水、电、气、暖等公用企业,压缩办理时限,规范合同,要求水、电、气、暖等供应企业,向社会公开依法依规确定收费范围,收费标准,服务标准和服务时限等内容,向市场主体提供安全、便捷稳定的服务,不得以指定交易和拖延服务等方式强迫市场主体接收不合理条件,不得违法收取不合理费用,坚决制止其利用垄断的支配性地位,扼杀市场公平,损害其他企业的利益,影响企业的发展及扰乱当地的市场经济秩序。总之,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


市政协委员丁明伟

建立与企业沟通的平台机制。建立《企业之家》这样的政府与企业常态化的沟通平台,作为服务企业家的窗口,指定专人集中受理企业家诉求,让企业家们的委屈有人听、困惑有人解,政府部门能够及时了解企业困难,在职责权限内尽力解决企业困难,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缓解民企管理者的压力。

建立与企业家沟通的协商机制。建议由工商联牵头组织政企恳谈会,推动“企业—商会—工商联—党政部门”之间紧密衔接、双向互动,聚焦企业发展,收集企业需求建议,向相关部门反映,更好地打通渠道,上通下畅,形成闭环,充分发挥工商联在政企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建立与企业沟通的服务机制。设立营商环境服务专员,服务企业一线,帮助企业完成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立项备案、环评审批等具体业务,搭建为企业办事“一体化”服务网络。

建立营商环境的监督机制。司法机关与工商联、商会组织、企业要加强经常性沟通联络,建立健全服务民营企业发展问题投诉处理机制。设立营商环境监督员制度。选出一批关心营商环境建设,政治素养高、社会责任感强且愿意义务承担营商环境监督职责的人员担任营商环境监督员。发挥媒体的监管作用,开设专栏,同时设立直通市长的“企业家信箱”、市长热线开通企业家通道,方便企业家直接向市长反映情况。

 


部门应询发言: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局长 张洪生


净化市场环境,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企业照后经营提供便利。国家负面清单以外领域,市场主体可以依法平等进入。鼓励支持市场主体拓展创新空间,推进产品、技术、商业模式创新。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确保全面及时惠及市场主体。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支持力度。拓宽市场主体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企业依法直接融资。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彻底清理偿还拖欠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账款。

优化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推行无差别全科受理。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动实现全域“一网通办”。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加快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完成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做好政务和政府信息公开。

规范监管执法。落实监管责任,明确监管范围,厘清监管事权,压减裁量空间。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新型监管机制,提升监管效能。运用“互联网+监管”手段,提升监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同一检查对象多个检查要合并进行。违法情节轻微或社会危害较小,实施非强制性手段能达到目的,不得实施行政强制。开展专项整治,除涉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等,不得采取普遍停产停业措施。严格执法队伍整治,全面打击执法“微腐败”。

 

 


发挥职能作用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李国胜


协调落实各类惠企政策。整理编制《发展民营经济政策汇编》,确保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深入落实《关于加快工业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协调破解要素保障难题。协调相关部门,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对企业办理土地证、房产证手续尽可能简化,对费用能免的免、能减的减,压缩办理时限,尽快办理。同时,将规下中小企业“两证”办理问题统一纳入市无籍户办公室研究办理,帮助企业打通融资渠道。做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每周召开清欠工作专题调度会,制定清偿方案,明确还款途径和措施,确保年底前可以达到60%以上的清偿任务。

支持企业开拓市场。贯彻落实省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国内外展览展销活动政策,对参加展会企业给予资金支持。

强化民营企业服务力度。继续实施市领导联系民营经济工作机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以及项目建设等发展难题。依托“千名干部助千企”行动,帮助企业解决堵点、难点和痛点问题,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全力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助力小微企业续贷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市金融办公室主任 王健雄


积极支持政府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四平各金融机构严格执行国家各项金融政策,对重大项目给予信贷资金支持。同时,配合政府推进展期降息工作,有效降低政府债务风险。

解决企业续贷难题,探索融资新途径。全面推进开展“无还本续贷”工作。对符合条件的流动资金周转贷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求又临时存在资金困难的企业,提前按照新发贷款的要求开展贷款调查和评审,以银企不动产抵押信贷无缝对接为前提,在不用实际偿还贷款本金情况下开展的续贷服务。

着眼当下精准对接,聚焦政银企合作重点。切实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营造优良金融生态环境。协调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等部门,汇总编辑《四平市部分重大项目、企业融资和贷款需求信息汇编》《四平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产品汇编》和《四平市支持金融业发展和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汇编》。牵头承办的“金融助振兴—吉林行动”四平市专场活动在长春市圆满举行。下步,将针对国家、省政策投向,加强项目谋划包装,再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及重点项目信贷投放力度,对优势产业发展包括开发区建设、文体场馆建设、黑土地保护等政府性投资项目,给予更多关注、赋予更多动能,让政银企活力充分迸发,让四平发展更有底气、更有动力。



市商务局局长郭晶


制定出台政策,提升项目吸引力。出台了相关政策及办法,对招商引资项目设立投资贡献奖、发展贡献奖和规模经营奖等三个奖项,对高端人才予以奖励,明确外地企业与本地新上项目同等待遇。

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确保政策落地执行。成立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一事一议”领导小组,确保招商引资政策有效执行。

加大开发区改革创新力度,为项目建设提供承载平台。围绕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推进开发区社会职能剥离。围绕聚焦激发动力,有序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积极搭建企业家之间交流平台,促进项目合作。组织开展“四平企业家金华行”活动,与金华市企业开展面对面的对接交流;通过东博会、四平市发展大会、四平现代物流产业合作交流会,组织域外嘉宾与本地企业家召开对接交流会,围绕四平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发挥资源和要素优势等方面开展了研讨和座谈,提出发展的新思维、新理念。

强化招商引资“后服务”,破解项目落地难问题。建立重大产业项目联席会议制度,由市领导任项目秘书,为项目落地提供全程服务,重点协调解决重大项目洽谈、引进、签约、审批、落地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破解发展瓶颈。




强化措施 努力构建良好法治服务保障环境

市司法局副局长 陶树鹏


完善并落实涉企立法工作机制。认真贯彻市委、市人大、市政府下发的相关文件要求和有关规定。

清理和备案审查工作。集中清理规范性文件中有悖于平等保护原则、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及时废止或调整完善相关政策性规范性文件,严格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及时纠正有悖于保护企业经济的规章规定。严格依法审查和报备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持续规范行政执法。对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事中事后”监管。有序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

不断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建立完善行政执法企业投诉举报渠道,公开行政执法违法投诉电话和行政违法投诉举报工作流程,做好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工作。

努力拓展创新公共法律服务。发展民、商事纠纷调解。深化仲裁机构与商会等行业组织的协作,出台仲裁费的减、免、缓条件,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不断加强政策宣讲和法治宣传解读。大力宣传解读党和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分别在报纸、电视、网站等媒介开设专栏、专题,详细解读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发掘人才资源 优化营商环境

市人社局局长 贺威


认真开展人才情况“排查摸底”行动。为掌握我市人才队伍建设构建情况,市人社局开展人才基础情况调查和高技能人才调查工作。

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服务“春风行动”。市人力资源市场每周一和周四召开企业招聘会,为企业与人才搭建良好的供求信息平台。

大力开展援企稳岗“护航行动”。深入落实稳就业措施、稳岗补贴政策,支持企业降本增效稳定就业岗位。深入推进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支持技能提升“展翅行动”。

强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重点支持培养高技能人才成绩显著的企业和生产一线的骨干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开展新技师培训和高级技师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组织企业从事技能岗位工作的新招用和转岗等人员参加培训,对开展学徒制培训的企业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引导行业、企业和学校积极开展学徒培养,落实招生招工一体化、标准体系建设、双导师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等重点任务。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和“工匠”评选活动,弘扬“工匠”精神。全面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严格执行“减税降费”政策。按规定执行失业保险、工伤保险阶段性降费率政策,降低企业参保缴费成本,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为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的企业返还失业金。助力企业稳定发展。



吉公网安备 22030202000041号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平市委员会 备案号:吉ICP备140022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