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协商机制 助推优势引领 擦亮政协品牌
开启助推四平农业特色产业隆起发展的强劲引擎
认真转化落实政协建言成果
推进四平农业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市委副书记、市长 胡斌
今天的会议非常重要,既是一次咨政协商会,又是一次部署安排会、推动落实会,更是一次盘点提升、凝心聚力、团结带领会。近年来,市政协组织带领广大政协委员,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想党委政府之所想、谋党委政府之所谋、急党委政府之所急,广开言路、广献良策、广谋善举,为助推四平市“五位一体”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一是政治上与党委政府一条心,拥军爱民;二是经济上聚焦关键,不仅建言参谋,更动员广大政协委员一起参战,取得显著成效;三是文化上有声有色,连续举办三届“白山黑水”书画展;四是生态治理上有为有位,用情用心用力,取得了难以磨灭的成绩;五是民生改善上有力有效,规范物业管理、老旧小区改造深受各界好评。此外,还创造了很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办法。比如,在乡村振兴上有招有法,推进农村“册外地”规范管理,开创了破解乡村振兴资金瓶颈的先河,取得了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无论在全国、全省还是全市,都树立了四平政协有口皆碑的形象和品牌,充分展现了担当有为的政协风采。
今天各地政协委员齐聚,围绕发展壮大四平农业特色产业积极献言、献策、献智慧、献力量。听了大家的发言,切身感受到全市政协系统和广大政协委员“本领真、感情厚”的底蕴,“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履职状态和“智高一筹、棋高一招”的政协智慧。这次创新采取市县两级政协联动,会同政府职能部门联合调研的形式,把各方面想做、该做、能做的事都统一起来,很符合人民政协广泛凝聚共识的特点。梨树蔬菜、伊通中草药、双辽花生、铁东生态旅游、铁西都市农业等5个专题定位准确、操作性强,既体现了与党委政府的合拍共振,又符合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对于推动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下步,要把政协建言成果的转化落实作为工作重点,体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全力推动我市农业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一、立足大格局,高站位谋划
一要立足主导产业。要落实总书记视察四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发挥黑土地优势,在依托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擦亮中国优质玉米之都品牌上下足功夫、做大文章。二要坚持规划引领。突出把五个方面的产业纳入市县两级“十四五”规划中大手笔谋划,精细做好各个特色产业具体发展规划,实现产业集约化、系统化发展。三要找准方向定位。要结合省市战略布局及市场需求,确定高质量提档升级的近中远期目标。比如,梨树蔬菜要凸显“南有寿光、北有梨树”的定位,瞄准冬季蔬菜供应大做文章;铁东、铁西要以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为主导,走好多业态复合型发展之路。
二、致力大发展,全链条推进
一要拓展延伸产业链。要不断丰富和健全产业门类,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努力实现从前端的种养、建设基础产业,向精深加工和高科技研发方向跃升,逐步走上园区化、集群化全产业链发展轨道。二要实施产业兴旺战略。继续巩固扩大现有“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进一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增强产业整体实力,强化区域特色产业引领带动能力。三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重构全市以特色农业为引领的现代农业体系,积极发挥农业的“接二连三”作用,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争当全省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样板。
三、体现大价值,广角度增效
一要提升经济价值。要主打黑土地和绿色生态牌,进一步创新增产增效的生产经营方式,不断提升特色产业和产品价值等级,提升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二要提升品牌价值。打造“名优特”集成、“大中小”齐备的“品牌矩阵”,构建区域共创、共享的四平特色农业品牌体系,形成强大的品牌价值效应。三要提升社会价值。要不断壮大产业发展主体队伍,拓展参与面和受益面,切实把“黑土地+特色农业”的优势资源转换成四平发展振兴的动力之源,让广大农民共享到更加丰厚的发展成果,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
四、突出大统筹,全方位保障
一要加强政策保障。及时对接国家和省最新政策,充分利用现有各项政策,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性支持政策,并下大力气确保政策落地见效。二要加强机制保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市级统筹指导、县区精准落实”的机制,各县(市)区都要实行领导包保的专项推进组,及时破解制约产业发展问题,形成强大推进合力。三要加强投入保障。加大发展特色产业资金倾斜力度,加大人才和科技服务支撑,加大基础设施硬件投入,实现全领域保驾护航。
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全力助推四平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市政协主席 杨枫
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定位,就是搭台协商。本次咨政协商会是市政协落实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创新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方式,擦亮专门协商机构牌子的又一个新成果,集中体现了规格高、形式新、效果好的特点。全市政协系统要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全力助推四平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一、坚持好大联合调研协商的机制
实施市县两级政协联动,既能使政协协商助力的触角,延伸得更深入更广泛,使政协的建言献策,更符合实际更接地气,还能够把县区政协好建议好声音,提升到市级层面来推进转化,形成了全市政协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合力。市政协助推全市河湖治理的经验做法,在全省政协创新协商方式经验交流会上,被推选作典型发言,同时,还得到全国政协重视,派出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专题采访组,以文字、图片和专题片等多种形式,在国家级媒体宣传推广;助推我市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和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被市委选定为对政协工作最满意案例,给予非常高的评价,形成专题材料呈报给省政协主要领导。尤其是这一次,推进四平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工作,得到了胡斌市长的充分肯定,对全市政协系统不断投身一线履职作为,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下一步,要把这一联合联动的大调研大协商机制,坚持好、发扬好。
二、履行好政协专委会职能作用
按照中央、省委、市委“优化政协专门委员会设置”的要求,市政协新组建了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并将所有委员全部编入各专门委员会,实现统筹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此外,创新组建了市政协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20名专家,为全方位咨政建言提供了有力补充。要以此为依托,大力组织广大政协委员和各领域专家精英,通过提案、调研、协商、视察等方式,高质量建言献策,精准度协商助力,合力推进我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三、发挥好基层协商载体功能
按照中央、省委、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市政协实施了委员联络站(点)、委员之家建设全覆盖。广大政协委员要紧紧依托这些基层协商载体,树牢一线履职意识,围绕推进各县(市)区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的具体事项,积极深入基层,做到情况熟、底子清、问题抓的准、建言有深度;创新一线问计、跟踪问效和体验式视察等方式,广纳良言,广添助力,把智慧和力量投入到一线,把问题和困难解决在一线,全面展现人民政协的一线风采。
总之,全市政协系统,要始终坚持“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始终做到“党委政府有号召、政协有行动,党委政府有部署、政协有落实;关于人民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政协有建议”,要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切实在建言咨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更好地“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不断作出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样子,为四平振兴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推进梨树县以蔬(瓜)菜产业为引领
发展壮大农业特色产业
市、县政协联合调研组发言人 梨树县政协主席 王岩
梨树县发展蔬(瓜)菜产业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力优势、技术优势。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打造瓜菜特色产业基地,做强梨树县现代农业产业经济,市政协联合梨树县政协,会同市农业农村局、梨树县政府,就推进梨树县以蔬(瓜)菜产业为引领,发展壮大农业特色产业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专题建言。
加强政策扶持,实现产业化发展。不断完善已出台的扶持政策,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接续性。科学统筹规划,实现园区化发展。依托各村镇现有的发展基础,科学谋划梨树现代蔬(瓜)菜产业园区,对接国家、省产业支持政策,实现集群、集聚发展,积极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强化科技支撑,实现专业化发展。要依托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等科研院校,建立梨树蔬(瓜)菜研究院,积极研发和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让全国科技新成果率先在梨树嫁接、推广;要组织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切实培养成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依靠特色和品牌产品引领提升我市蔬(瓜)菜产业整体档次。
瞄准标准方向,实现优质化发展。要严格技术标准,实施全程绿色生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以品质赢得美誉、占领市场。要加快培育蔬(瓜)菜区域公共品牌。促进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盯住前沿市场,实现特色化发展。盯紧需求侧、调整供给侧,瞄准市场所需要的高精尖绿色优质蔬(瓜)菜产品,随时调整方略,突出地域特色,防止一窝蜂,避免盲目性。抓紧编制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确保蔬(瓜)菜产业始终在绿色、特色的轨道上健康快速发展。
促进产业融合,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积极探索蔬(瓜)菜产业化发展模式,广泛宣传,扩联第三产业,助力发展二产,通过积极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服务的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现代农业综合发展的“第六产业”,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的经营理念运作,形成稳定高效的运营链,实现蔬(瓜)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振兴。
建言回应
梨树县委书记 曾范涛
这次咨政协商活动选题精准、调研深入,对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摸得准、问题提得实、建议有质量,梨树县要强化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
一要在产业发展上给足政策。一是重点扶持新建和扩建规模园区。二是降低资金使用门槛,拓宽融资渠道,解决种植户贷款难等问题。三是谋划新建蔬菜批发交易中心,打造东北地区蔬菜产品主要集散地。
二要在园区建设上强化保障。一是优化园区布局。全面提升棚膜产业核心区建设水平。二是建设重点园区。全力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三是加强蔬菜品牌建设。
三要在技术推广上优化服务。一是计划全年开展培训20场次3000人。二是组织考察学习,引进先进经验。三是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将生产技术传递到各家各户。
四要在产品质量上严格把关。一是严格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标准进村入户。二是推行农产品合格证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主体开具电子合格证。三是将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纳入追溯管理。
五要在产业融合上持续深化。一是打造集农产品交易、初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二是形成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业旅游综合体。三是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对接融合。
推进伊通以中药材产业为引领 发展壮大
农业特色产业
市、县政协联合调研组发言人 伊通满族自治县政协副主席 程淑春
伊通发展中药材产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政策引领持续加强、深加工产品延伸丰富、种植效益明显提升。近年来,伊通中药材种植发展较快,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以伊通百合为原料的玉竹百合饮等烘焙类食品,已经远销到了上海、北京、辽宁等地,农户种植中药材与玉米相比具有较高收益。
为进一步突出伊通中药材产业对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市政协实施市县政协联动,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和县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专题建言:
完善管理体系。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
探索产业模式。要探索建立起适合本地特色药材产业发展模式,把中药材产业纳入到“十四五”规划中进行合理布局,并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项目主导产业来抓,进一步完善耕地流转机制和补偿机制。
加强政策支持。要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好产业项目建设用地、企业用工、土地流转、新型药农培训、中药材种植与保险、中药材产地加工、销售网络建设等一系列的产业引导扶持政策。
建立服务体系。要加强中药材产业人才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和核心骨干人才。
不断延伸产业链。要利用伊通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契机,拓展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中药材种植基地和中药材文化休闲旅游基地,提升产业发展空间。
建言回应
伊通满族自治县县长 叶永兴
非常感谢市政府、市政协搭建这次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平台,市政协联合市直部门和县政府、县政协进行深度调研协商,为伊通选准特色产业定位和统筹建立中药材产业发展体系,量身制定了一整套针发展方案,我们将逐条对照,认真采纳落实。
一是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中药材种植规模增长。继续加大对种植中药材农户的奖补、支持力度,切实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大引领发动,推广中药材种植发展。通过中药材协会引领带动和组织学习考察等举措,提高县域种植农户在全国中药材市场参与度。三是大力开展培训,有效提高中药材种植水平。举办中药材种植培训班,提升广大农户生产技术水平。四是推动精深加工,确保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抓好综合开发利用和产业链延伸,提高特色产品附加值和产业整体竞争力,全力推进伊通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双辽市以花生产业为引领 发展壮大
农业特色产业
市、县政协联合调研组发言人 双辽市政协主席 尚杰
双辽市发展花生产业区位优势明显、种植技术成熟、品牌标准初显、市场形势看好、经济效益可观,被评为吉林省“花生之乡”。
市政协联合双辽市政协,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和双辽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以推进双辽花生产业为引领,发展壮大农业特色产业为专题,致力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产业隆起高地,引领双辽农业向高阶迈进,进行专题建言:
实施政策引导。围绕花生各产业环节予以资金支持,建立规范、完善的规模化种植保险制度。
建设标准化基地。要在花生优势区乡村建设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提升双辽市花生产品竞争力和知名度。
全价值链打造,提升产业水平。要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谋划力度,促进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基地与高端油脂、食品加工企业实现对接,培育花生名牌。
加大自主研发,推进品种优良。要加大种子提纯复壮和引进示范力度,实现单一品种向多品种转变,要引进优良品种,针对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继续引进适销对路的中粒型品种。要开发专用型品种,重点培育高蛋白、高糖、高油酸等特用型品种。力争在三到五年时间形成油用、食用、加工、出口比较全面的品种结构。要以技术为依托,实现花生的高产稳产,相关部门搞好技术培训和指导,从播种到收获贮藏实现科学生产闭合式的循环,增强市场竞争力。
建言回应
双辽市常务副市长 郭志强
市政协推进四平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咨政协商会议,对双辽选题精准、调研深入,所提出建议切中发展要害,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双辽市政府非常有幸参与调研协商,把对推进花生产业发展的所能所愿体现在了其中,特别有利于形成工作合力。为切实推进建言成果落地落实,一是加大重视和支持力度。进一步突出花生产业在引领双辽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地位,集中优势力量和资源重点扶持,重点推进,努力实现种植规模、产品质量、品牌效应不断提升。二是谋划建立花生购销集散市场。吸纳花生购销客商进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三是谋划建立大型花生深加工企业。现已申报一个超亿元花生深加工储备项目。通过实施项目带动,进一步提高双辽花生附加值,促进一产与二产、三产高质量融合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推进铁东区以苍鹭岛湿地公园建设为引领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
市、区政协联合调研组发言人 铁东区政协党组书记 徐向晨
四平铁东区叶赫转山湖苍鹭湿地,是城区半小时都市圈内,最适合开发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的一个载体,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美的山水资源、繁多的鹭鸟资源、丰富的农业资源、多层级的支持资源五大优势资源条件。
市政协联合铁东区政协,会同市林业局、水利局、民盟四平市委和铁东区政府,围绕推进叶赫转山湖苍鹭湿地公园开发建设,在专题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言建议:
实行规划先导。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实施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引用先进理念和成功典型经验,对湿地公园进行科学系统的总规、详规设计。
实行文化引领。对苍鹭岛进行品牌升级,更名为“百鸟谷”或“凤起湖”,结合满族文化等特色文化进行策划包装,设计制作专属Log、主题歌曲、专题片、主题画册和建设标志性雕塑建筑等,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四平品牌文化资源。
实施项目带动。继续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项目;抓好已争取项目的有效实施;积极争取金融项目;要申报苍鹭科教馆项目;要争取水利项目;要争取项目用地支持;争取文旅综合项目;争取农业项目。积极对接国家和省级关于乡村振兴、发展特色产业各相关政策和项目、资金,实现以农助旅、以旅兴农新格局;争取招商引资项目。算好投资和收益的效益帐,打造现代化文旅融合产业园;要抓好先期自主建设项目。
加强组织领导。铁东区要成立推进湿地公园专项领导小组,集中精力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并积极推进该项目提升为市级项目高位统筹实施,打造全市生态旅游胜地。
建言回应
铁东区常务副区长 何俊伟
非常感谢市政协创新市区两级政协联动,市直部门和区政府联合参与的大调研大协商机制,并高规格搭建高层协商平台。为推进铁东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实现高站位、高质量发展创造了一个绝佳机会,区委、区政府将把市政府部署和市区政协建议,牢牢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中,致力把铁东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打造成四平农业特色产业的一个新样板,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采取边采纳建议、边深度落实的方式,实现精准高效落地。目前,铁东区已按照市政协建议成立了叶赫苍鹭岛湿地公园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完成初步规划编制、省级苍鹭湿地公园项目前期申报、10.1公里林下环湖路修建项目申报、240公顷国家“十四五”规划生态修复项目申报等工作。下一步,对能够立即实施系列项目,力求立竿见影。一是修建溢水坝,扩大湿地规模。二是修建联通沟渠,贯通河、湖、湿地。三是安装隔离网、种植树木,进行生态初步修复保护,为苍鹭等候鸟栖息创造环境。四是修建观景平台。修建单向透视观鸟长廊、观鸟亭及鸟类检测点和拍摄点等设施。
推进铁西区以丛泉湖区域都市农业为引领 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市、区政协联合调研组发言人 铁西区政协主席 韩忠
发展都市农业,是有效利用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提升农业附加值的重要途径,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围绕铁西区发展以丛泉湖区域为核心的都市农业,引领带动铁西区农业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市政协联合铁西区政协,并会同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和区政府,形成咨政建言建议:
准确定位,提升参与性。铁西区应找准“四梨同城化核心区”通过市场运作,构建“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市民农园、教育农园、农业公园、民俗观光村、民居农庄”等企业化经营项目,重点打造花溪谷、六之维、赵家大院、二丫豆包、乌咪面粉及其他新业态农业三产融合园区。
拓展思路,打好“五张牌”。打好“都市牌”。以最短的路程,最长的服务链条,吸引更多的都市人群,获得最大的休闲效益;打好“文化牌”。积极融入红色旅游精品线,兴建丛泉湖人工湿地、健身步道和自驾车露营地,营造"多业兴旅"的产业氛围;打好“假日牌”。扩大影响力,更广泛吸引游客,把丛泉湖园区打造成晚上欢乐6小时、周末度假2整天的休闲商圈;打好“餐饮牌”。抓住人们追求“健康、绿色餐饮”的热潮,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非饲料养殖”等具有特色的农产品;打好“产业牌”。通过特色产业的培育,形成“一村一品,一品一色,一色一味”的差异化发展格局。
规范管理,发挥主导性。以点带面,发挥品牌效应。要重点支持花溪谷生态基地等几个示范点的建设,完善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旅游功能、教育功能、辐射功能。加强都市农业信息的发布,强化其示范带头使用,逐步形成“有重点、有特点、有亮点”的新局面,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政府主导,搭建融资平台。要把铁西区都市农业项目纳入全市整体规划中给予推动,在制定相关都市农业规划基础上,重点加强对土地使用、建筑面积、配套设施等都市农业要素的管理;强化管理,创新用人机制。要大量引入和培育有技术、有知识、有理想,愿意为发展农业服务的复合型人才。在制订都市农业优惠政策时,对发展都市农业急需人才给予更为优厚的待遇,为都市农业发展奠定坚实人才基础,进而打造全市都市农业的样板。
建言回应
铁西区副区长 常波
这次联合调研协商活动,形式创新、主题鲜明、特色突出,使我区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蓝图更加清晰,发力点位更加精准。铁西区政府将全面采纳市、区政协提出的工作建议,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要素保障,借助全市打造丛泉新区大势,大力改造丛泉湖周边生态环境,实行生态改善与乡村旅游“两条腿”走路,全力促进铁西都市农业“亮招牌、树品牌、铸名牌”。一是擦亮美食招牌。组织开发乡村特色菜肴,让“铁西美食招牌”为都市农业发展增添吸引力。二是创树文化品牌。加大整体策划、包装宣传力度,组织开展各类乡村旅游活动,用乡村文化品牌增进都市农业发展底蕴。三是铸造产业名牌。持续加大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力度,力争到2021年“两品一标”产品认证达到9个,进一步提高都市农业发展的竞争力。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平市委员会 备案号:吉ICP备140022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