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首页>首页(封)>议政献策
关于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案
关于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案
时间:2022/10/12 04:10:41 【字体:][][
责任编辑:

关于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案

 

 

为助推市第八次党代会关于“擦亮生态底色,绘就现代化绿色图景”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在市委、市政府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关键节点,市政协坚持从大课题着眼,从“小切口”着手,紧紧围绕我市在深入贯彻总书记嘱托的实践中,如何更好解决“百亿斤粮食”目标增幅从哪里来,落实“千万头牛”工程实施畜牧业倍增计划畜禽粪污往哪里去,这两个最亟待破解的难题,最大效能释放黑土地生态价值,经深入调研和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并提交市政协九届三次议政性常委会审议通过,形成本《建议案》。现呈报市委,谨供决策参考。

一、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我市“势在必行”的发展抉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2021年4月,中办、国办联合出台《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同年12月,省委省政府印发相关《实施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从本地实际出发,明确目标任务,建立工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各项政策制度精准落实。目前,国内福建、江西、山东等18个省区、110多个市县争相先行先试。其中,浙江省丽水市作为全国首个试点,通过实行农药化肥区域按欧盟标准管控打造“丽水山耕”品牌,生产生态农产品平均溢价30%;通过建设“丽水山居”,实现美丽乡村与生态文旅双促进,年营业收入30余亿元;通过推进GEP与GDP双核算,生产总值比2016年增加50.8%,达到1710亿元,农民收入年均增幅9.9%,位居全省第一,连年荣获省乡村振兴优秀市。

我市作为总书记关心关注并寄予重托的农业大市,率先推进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非抓不可的必然要求,是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抢抓先机的必然选择,是融合生态价值赋能乡村振兴战略早抓早得的必然之举。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速从索取式使用土地向互补型保护利用土地转变,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争当“两个排头兵”,具有重要意义。

二、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四平“有的放矢”的总体路径

我市实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最大优势是黑土地,最核心产品是粮食,最根本目标是乡村富美。为此建议,应锚定“南有丽水,北有四平”目标定位,把做精做优做大黑土地生态农业循环价值链作为赶超的“动力源”,突出破解补齐百亿斤粮食目标缺口和养殖业粪污出口“两大关键”问题,创新构建“五大路径体系”。

(一)聚焦当前,围绕“两大关键”精准破题

一是生态改良耕地,激活中低产田产能跃升。保障粮食安全是四平的重要政治任务,是实现生态产品高效能供给转化的主要支撑。目前,全市正常年景粮食总产量在90亿斤左右,距我市确定的年产100亿斤粮目标尚有10亿斤增幅空间。但就目前的高产田来说,现已亩产1600斤以上,基本达到产能的“天花板”。实现目标的唯一路径,就是向中低产田求增量。根据调研分析,梨树、伊通、双辽三地的玉米种植区域,共有平均亩产1300斤的中产田约230万亩、平均亩产900斤的低产田约180万亩,共约410万亩。参照梨树北部区域和甘肃、黑龙江等地通过增施粪肥培肥地力的经验,以及喇嘛甸镇试用生物技术仿生养护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做法,结合持续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践,逐步将现在的中产田改造升级为高产田,按每亩平均增产300斤计算,可提升产量近7亿斤;将低产田改造为中产田,按每亩增产300斤计算,可提升产量近5.4亿斤。整体可提升粮食总产量11.4亿斤左右。在高产田同步稳产增产和其它粮食作物持续丰产的基础上,必将超额完成百亿斤粮目标,为全省实施千亿斤粮工程贡献“四平经验”。

二是生态种养循环,促进富美乡村提档加速。生态赋能是推进农产品优质优价和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与农业生产相辅相成,建设现代化富美乡村的最佳途径。参照梨树县霍家店、岫岩两村将整村畜禽粪污供给种植合作社还田,每公顷约施堆沤粪肥20吨减化肥用量近700斤,较好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还能实现好地种好粮卖出好价钱,每斤玉米超均价2分钱的经验。实施生态绿色种养循环,是最有效解决实施中低产田改造肥从哪来、落实全省千万头牛工程粪往哪去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金钥匙”。目前全市畜禽养殖量为5600余万只,产粪污700多万吨。我市共有耕地71.2万公顷,如按平均每公顷施用粪肥20吨计算,年需粪肥1424万吨,为现产出量的一倍左右。如按更加有效的每隔一年施量增至30吨进行深翻,并实行分区域梯次轮作的方式,畜禽养殖量更需加大。在科学合理打通粪肥资源化无害化“变废为宝”的体系推进、规范普及、奖补激励等壁垒的基础上,全面统筹中低产田改造、畜牧业倍增计划、乡村建设行动一体化推动,必将促进黑土地保护利用与农业生产互补循环、农业种养发展与农村环境提升相得益彰、农业增产增效与农民增收致富的生态价值转化,成为全省“千村示范”的“四平样板”。

(二)放眼全局,围绕“五大路径”精准发力

一是构建黑土地生态价值实现的政策引航路径体系。多维强化土地生态保障机制。深度融合《黑土地保护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吉林省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标准体系》《四平市黑土地保护条例》等政策法规,建立四平市黑土地可持续利用标准化、规范化实施机制。升级建立政策执行体系。将正在起草的《实施方案》提升为市委市政府《实施意见》,丰富支持生态修复及价值提升、生态产业化经营、生态资源指标及产权交易、生态补偿多门类开发生态产品的特色路径。推动各县(市)区、各职能部门分别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完善保护优先、用养结合新体制。建立全域推广“梨树模式”+粪肥还田机制和制定种养结合实施规范,强化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等有关项目资金集中倾斜机制,健全中低产田改造奖补及农机农技支持机制。

二是构建生态生产方式推广普及路径体系。组建专班推进。成立市级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牵头部门。各县(市)区、各相关部门及各乡镇层层组建相应机构和专班,形成逐级抓宣传、促推广、保落实的组织体系。典型示范引领。各县(市)区每年选定3-5个实施中低产田改造的规模合作社,建立逐级包保支持机制,无缝对接养殖粪污出口和耕地粪肥缺口,打造生态种养殖循环基地试点,有序引领全域整体推进,促进种植业、养殖业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协同发展。人才科技助力。充分发挥高校优势,积极开展专业人才培养输送、合作社和农民代培代训及引进国内前沿科技成果。综合利用现代科技,完善生态农业全程智慧化管理体系。

三是构建生态农产品质量提升路径体系。全力突破农产品产量。实施装满“米袋子”工程,向中低产田要增量,分区域推进玉米、水稻、大豆、杂粮全面增产,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上展现新作为。实施丰富“菜篮子”工程,调优生态农产品生产结构,做大做强肉牛、生猪、果蔬等产业集群,加速传统粗放种养殖向园区化、生态化转变,增强生态农业供给新能效。全域提升农产品品质。系统规划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特色农产品集聚区,致力对标欧盟、领先东北,建立健全《农药安全使用规范》《肥料安全使用规范》《畜牧养殖生产规范》体系,实施农药化肥严格管控行动计划,不断扩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覆盖面,争创全省首个高品质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试点市。全面打造品牌矩阵。实施向品牌要效益工程,升级“平地生香”为优质生态农产品“领军”品牌,成立“平地生香”品牌经营管理办公室,制定品牌准入认证标准体系和溯源管理体系。做大有机、绿色、地理标志、驰名商标和生态农产品“五大品牌组团”,力争入选全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实现生态兴农、质量强农、品牌富农新路径。

四是构建生态农业产业链条延展路径体系。去粗取精调结构统筹多规合一,调优生态农业布局和调精生态农产品结构,不断提高四平玉米、双辽杂粮、梨树瓜菜、伊通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水平。选优联强建链条。协调各类农业产业园区抱团发展,建立现代化农业产业园联盟体系,重点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龙头,深化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构建“产、加、销”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多路并举增效益。实施“千村万户闯市场创效益”工程,促进大宗产品供需对接的“高端定制”产业、网红产品直销的电商产业、田园经济、都市农业等“百业兴旺”,全面提升生态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水平。

五是构建生态产品价值综合实现路径体系。统计确权摸清存量。对生态资源进行系统统计梳理、确权登记,建立生态产品大数据“台账”和云分析动态管理平台。深耕养护做足增量。打好生态修复提升持久战,统筹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体系,持续提升土地质量和碳汇储量。多极转化做大变量。创建黑土地生态价值整体核算机制和林票、地票等碳汇交易平台,打通市场、政府、市场与政府混合型“三大路径”,建立生态产品“可度量、可抵押、可交易、可变现”价值转化机制体系,形成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立体式多元化探索“变绿成金”的四平模式及“十大价值体现”

通过对银川一二三产融合、澳大利亚“土壤碳汇”、重庆“地票制度”、福建“森林生态银行”、江苏“生态农文旅”等国内外35个成功案例分析,我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努力建成“黑土地生态农业为龙头,山水林田湖草多轨并行”的“1+N”模式。“1”是以生态农产品为主轴的价值实现模式。具体为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利用土地-生态生产方式普及-生态产品质量提升-生态农业链条延展-生态价值综合实现”的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循环价值链体系。“N”是多种生态产品齐驱的价值实现模式。创新探索黑土地碳汇交易、林业碳汇交易、地票指标占补、水美经济、林草立体开发、生态农文旅等“N”种新模式。最终,实现隐性显性多重叠加的“十大价值体现”:1.助推打造黑土地保护利用升级版;2.实施畜牧业倍增计划解决粪污处理;3.改良中低产田保障粮食安全;4.促进农产品优质优价;5.提升美丽乡村环境;6.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渠道;7.推动生态修复;8.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9.加速实现统筹区域发展;10.形成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新增长极。


吉公网安备 22030202000041号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平市委员会 备案号:吉ICP备140022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