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四平市委会反映:“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市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学生作业量大、校外辅导多等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但各种“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名目繁多,各级各类的检查考评不断,学校和教师的负担却不减反增,不仅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分散教师教学工作精力,而且不利于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主要表现为:
1.各种“进校园、进课堂”活动频繁,增加了教师负担。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市一些学校参加“进校园、进课堂”活动高达15类20余项,有的学校一周接到10个活动通知,都要求必须完成好。如:要求各学校每周上报扫黑线索排查表;要求各学校把宣传“反有组织犯罪法”的照片发到群里;要求各学校组织教师员工及学生家长为微电影投票,每天1票连续投票5天;要求各学校转发公众号关于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和命案防控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部署会的文章等等。学校疲于应对,教师分心乏术。
2.非教育教学事务占比大,分散了教师的教学精力。要求通过下载快手极速版,家长、学生、教师,进行线上“家长法治课堂”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学校上交参加“平信办”杯基层社会治理短视频;要求学校上传宣传教育视频到快手极速版;要求全校学生观看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等等。这些大多与教育教学关联不大,且要求学校和教师、家长和学生充分配合,不能失分,谁失分谁负责。有时教师不得不边上课边用手机参加活动以免失分,严重分散了教师的教学精力。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3.活动安排时间长要求严,学校疲于应付。上级布置工作时,多以后台能查询各学校完成情况或者会上通报等理由要求学校必须予以重视,确保提高涉及面。如:开展安全月启动仪式、安全旗升旗仪式,要求全校教师在快手极速版上观看“逃生演练训练营”视频讲座(历时一周);要求全校教师参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网络答题活动(历时一个月);再如“小手拉大手”宣传倡议请家长拒绝酒驾,要求师生利用朋友圈、自媒体扩大宣传;宣传部门布置的扫黄打非活动要求学校每月开展一次,并上报活动情况和图片等等。给多数学校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不堪重负!
为此,我们建议:
1.规范各类“进校园、进课堂”活动。教育行政部门要开展专项调查研究,统筹考虑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基本特点,进一步规范各类“进校园、进课堂”活动,明确禁止进校园活动范围,纠正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线上、线下活动进校园、进课堂,明确学校拒绝非教学事务干扰的权利和保障制度,把教师从诸多的社会性事务中解脱出来,还学校一片清静环境,让教师有精力安心教书育人。
2.坚决抵制形式主义,建立活动清单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规划,建立“进校园、进课堂”活动清单机制,其他行政部门应经教育行政部门许可后方能按期开展活动。要坚决拒绝不适合或效果不明显的活动进校园、进课堂,“持续纠治线上学习、打卡填表、网络投票等行为中存在的‘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减少无谓劳动。让学校和教师坚守为党育人初心,担负立德树人使命。
3.压实主体责任,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各级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应严格落实教师减负的主体责任,严格控制对学校非教育教学的通知、文件等,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学校应明确义务教育的主责主业,强化责任落实,统筹兼顾,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重点任务,自觉抵制非教学事务干扰,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安心执教、静心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平市委员会 备案号:吉ICP备14002231号-1